昌吉州多元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满满

发布时间:2025-07-30 16:36:51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字体:

A+ A. A-

  暑期课堂“移”出去 成长种子“种”下来——昌吉州多元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满满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王硕

  暑假期间,昌吉州各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彩的研学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这些活动涵盖了自然探索、文化体验、科技实践等多个领域,为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在生态课堂中汲取知识

  夏季的吉木萨尔县新地乡小分子村,山花烂漫,苍松翠柏,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写生创作。7月22日,16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小分子村美术馆、大蒜文化馆、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县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开展研学活动。孩子们三五成群在田野间、房屋前、道路旁,用手中的纸和画笔记录着这里的秀丽风光。

近日,昌吉市幼儿参加夏令营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捕捉昆虫。记者王硕 摄

  “你看这朵小黄花的花瓣,在阳光下是带着金边的!”刚放下画笔的李雨桐举着速写本跑向同伴,纸页上歪歪扭扭的线条里藏着惊喜。她指尖划过画中连绵的绿说着:“以前在课本里看田野,总觉得是一块绿布,今天蹲在田埂上才发现,草里藏着好多种颜色呢,有紫莹莹的小碎花,还有蒲公英的白毛毛,风一吹就像星星在飞。”

  一旁的王浩宇正对着美术馆墙上的油画看得出神,“你看这画里的山……”王浩宇转头招呼同伴,指尖点向画布上深红色的岩层说:“老师说画家画了整整三个月,每天看日出时的山都不一样。我刚才试着画窗外的山,发现早上的山是青灰色的,现在被太阳晒得像披了件橘红色的衣裳。”

  夕阳西下,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这一天的研学之旅。他们的速写本上装满了夏日的色彩与记忆,心中也种下了热爱艺术和大自然的种子。

  在距离小分子画家村90多公里的江布拉克景区,周欣悦蹲在怪坡上提出疑问:“为什么水瓶会往上坡滚动,而且越滚越快,遇到下坡反而停滞不动呢?”听到周欣悦的问题,同学们迅速围拢过来,纷纷掏出保温杯、水瓶等物品一遍遍尝试。

  “真的哎,就像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赵梓萱瞪大了眼睛,手中的水瓶又一次神奇地逆着重力方向滚上坡去。大家兴奋地交换着各自对怪坡现象的看法,有的说是视觉错觉,有的猜测是地下磁场的作用,还有的认为是地形构造的特殊导致的。“我们得好好查一查资料,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解释这个现象的。”周欣悦提议道,眼中闪烁着探索未知的光芒。同学们纷纷点头,心中充满了对科学奥秘的好奇与向往。

  在红色课堂中触摸历史

  “看,这里当年住过波斯的商人,那里是咱们本地工匠的铁匠铺……”7月23日上午,昌吉博物馆的展厅内,讲解员指着“北庭故城遗址复原模型”介绍道,昌吉市第四小学的学生们围在展柜前,目光紧紧盯着玻璃后的文物,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五年级学生谢依辰拿着手机不停拍照记录。她指着一件金代双鱼纹铜镜兴奋地说:“看,鱼鳞纹路清晰,两条鲤鱼栩栩如生,这里藏着古人的智慧,比书本上的图片生动多了!”

  昌吉州文博院(博物馆、北庭研究院)展陈宣教交流推广部副主任马佳说:“这个暑假,昌吉博物馆为孩子们准备了青少年研学考古体验、昌吉博物馆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班(第二期)、‘晋疆铜辉 丝路和鸣——青铜文明交流展’、夏夜探秘、夜游昌吉博物馆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时间从7月初持续到8月底。其间,青少年可以通过数字互动设备了解考古现场工作流程,提高讲解能力与舞台表现力,能进一步了解青铜文化,还能参观所有精品展陈并体验亲子工坊、非遗手作和VR体验等。”

7月16日,青少年在昌吉州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档案整理。记者王硕 摄

  7月16日,20余名青少年走进昌吉州档案馆开展暑期研学活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先后参观了“百年恰似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党旗映天山”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和昌吉的辉煌历史档案文献展、“江河流万古 档案鉴千秋”档案科普展,观看了历史视频,影片里老兵们的英勇事迹和沧桑故事深深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弦。泛黄的照片、珍贵的影像资料,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清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爱国主义情怀在他们的心中悄然升腾。

  “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将档案分类、整理、编制,现在我们就用手中的材料模拟归档吧。”活动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一张张模拟的档案材料分类、整理,并认真地贴上标签。通过亲自参与,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档案的重要性和保管方法,更深刻体会到了档案工作背后的辛勤与细致。此外,档案馆还特别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提问,讲解员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活泼。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历史、珍惜档案的种子。

  在实践课堂中学习技能

  近日,昌吉州消防救援支队组织昌吉市第十小学50余名师生走进消防队站,“零距离”体验消防员生活。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消防知识。

  活动中,宣传人员带领师生近距离参观消防车辆、救援设备器材,结合孩子思维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每种消防车辆的使用场景,以及各类器材装备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消防器材讲解环节中,消防员重点演示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提、拔、握、压”四字口诀,让孩子们快速掌握操作要领。随后,大家来到模拟灭火装置前,在消防员的指导下进行实操演练,“对准火焰根部,用力按下压把!”随着一声声指令,孩子们成功“扑灭”模拟火源,脸上洋溢着成就感。VR体验区更是排起了长队,孩子们戴上VR眼镜,在消防员的引导下学习浓烟环境中的逃生技巧。

7月23日,昌吉市第四小学学生走进昌吉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记者王硕 摄

  暑假期间,昌吉市首期“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全市各学校的30名优秀学生齐聚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通过系统培训化身红色故事的“小小传播者”,让革命历史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培训首日,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讲解员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红色历史课。讲解员通过丰富的史实资料、鲜活的革命故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的历史背景、重要意义以及蕴含的革命精神,让学员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讲解技巧培训环节,讲解员老师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从发音、语调、语速、肢体语言、表情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指导。老师现场示范了正确的站姿、手势以及如何运用声音的变化来增强讲解的感染力,学员们认真聆听、仔细模仿,积极参与互动练习。

  此次培训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广泛好评。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暑期实践锻炼。

  昌吉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暑假期间,昌吉州各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让学生们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美好的记忆。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