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你是“老实人”还是“聪明人”?
字体:
A+ A. A-社交软件能让相隔千里的人
随时分享三餐四季
也让同处一室的人
各自低头刷着手机
它让关系有了更便捷的开始
却也让真心靠近变得有些艰难
社交软件到底是桥梁还是屏障?
我们的关系
究竟是被拉得更近,还是推得更远?
上周,在丝路昌吉客户端
「昌吉青年Yang」活动专区
“昌吉青年说”栏目发布的话题
到底把我们的关系拉近了,
还是推远了?#
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
@沉默的石头 人坐在一起,心却隔着屏幕。上次家庭聚餐,一桌子人都在刷手机,那种安静让我觉得有些可怕。
@小太阳 我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都是在网上认识的!没有社交软件,我的圈子可能就被局限住了,它帮我交到了不少朋友。
@183***633 点赞和表情包,代替了真实的交谈和拥抱。联系看似容易了,但走心的对话,反而更难了。
@Gabriel 工具本身无所谓正或反,关键看人怎么用。它能帮人维系远方家人朋友的亲情和友情,也容易让人忽略眼前人和身边人。不能够让工具代替生活,对于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还是要保持足够充分的面对面的互动交流。
社交软件打破了时空限制
让我们能轻易“链接”远方
拓展社交边界
它确实是维系感情的便捷工具
但也在悄悄偷走现实中的温度
说到底,社交软件本身没有对错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
平衡虚拟社交与现实互动的尺度
才是化解“越社交越孤独”的核心
职场里的每一次开口
都像站在一个隐形的岔路口
一边是做个“老实人”
顺着自己的心意直抒胸臆
带着未经修饰的真诚
另一边是做个“聪明人”
循着对方的期待调整语气
藏着察言观色的分寸
“打直球”怕太刚硬打破和谐
“学读心”又恐太迂回失了本心
到底是说“我想说的”
还是说“他想听的”?
「昌吉青年Yang」
正式推出本期话题
↓↓↓
#职场中与同事相处
应该说“我想说的”还是“他想听的”#
先来看看双方的观点:
打直球:清晰传递“我想说的”更能提升沟通效率
学读心:优先说“他想听的”更能减少协作矛盾
你更支持哪一方呢?
欢迎来丝路昌吉客户端
“昌吉青年说”栏目
说出你的观点吧!
(点击活动专区链接👇留言)
你还希望聊点什么呢?
评论区告诉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