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有个好朋友”——2025年“山海情”榕奇青少年交流营见闻
字体:
A+ A. A-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王婷 袁雪渊 白家桢
8月26日凌晨4点,福州的天还未亮,一辆大巴车披着夜色朝着机场驶去。
与静谧的夜恰恰相反,大巴车里则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来自福州市金山中学、金山小学、麦顶小学的27名师生代表即将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飞往奇台江布拉克机场,其中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来新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经过长达7小时的飞行,飞机落地奇台县。飞机还在滑行时,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透过舷窗打量着这个叫“新疆”的地方。行程3000多公里,飞行时长7小时,27人组成的青少年交流代表队来奇台县只为了一件事:跨越山海,从书信往来走到现实相聚,来见那个远在新疆的好朋友。
“早就听说新疆的风景很美,当地的美食很出名,终于有机会来到新疆亲身体验。一想到马上还可以见到我的结对子小伙伴,我觉得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刚下飞机,福州市麦顶小学学生林诣阳便显得格外兴奋,是人群里的“显眼包”,更是大家的“开心果”,叽叽喳喳像只欢快的小鸟。
开营仪式在第二天举行,来新疆的第一晚,孩子们带着兴奋与期待早早地上床休息了。
8月27日,奇台县福州中学处处洋溢着喜庆与热闹,因为当天要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10时30分,2025年“山海情”榕奇青少年交流营开营仪式举行。
8月27日,2025年“山海情”榕奇青少年交流营在奇台县福州中学举行开营仪式。记者王婷 摄
舞台上,福州与奇台两地的学生举行了“我在新疆有个好朋友”结对仪式。学生们热情地拥抱,交换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友谊的种子在不经意间悄然播下、渐渐萌发。福州市麦顶小学学生范栩含的礼物颇有心意,她画了一幅画,画里有她的结对子阿伊谢·阿卜杜许库尔,还有新疆的美景美食,画的细节处处透露着用心。“我一定要好好珍藏这幅画,因为它象征着我和范栩含的友谊。”收到礼物的阿伊谢·阿卜杜许库尔开心地说。
开营仪式上,两地学生合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情景剧表演《非遗里的奇台》更是生动呈现了奇台县的非遗技艺。台上的表演者讲得精彩,台下的学生听得入迷。“原来新疆的非遗技艺这么有趣,和福建完全不一样。有机会的话,真想亲自体验一下这里的非遗。”看完表演,福州市金山小学学生林芷瑶连连称赞。
福州与奇台两地学生同跳舞蹈《达坂城的姑娘》。记者王婷 摄
仪式结束后,两地学生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研学。在同上一堂思政课时,在思政老师的引导下,两地学生讲起了彼此家乡的风土人情,加深了解的同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茶艺社团,福州的学生主动当起了“老师”,给结对子小伙伴科普茶知识、讲解泡茶手法、冲泡武夷岩茶,他们彼此的心在芳香四溢的茶香中靠得更近;到奇台县结对小伙伴家中做客,丰盛的餐点,精彩的表演,新疆人的热情远超乎福州小朋友的想象。
交流营期间,孩子们体验茶艺。记者王婷 摄
一路上,谢合日耶·阿卜杜外力都紧紧牵着结对子小伙伴邱知遥的手,边走边给邱知遥讲有关奇台的故事。“她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新疆,我一定要照顾好她,因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谢合日耶·阿卜杜外力信誓旦旦地保证着。说到做到,5天的行程中,总能看见一对密不可分的身影,那就是谢合日耶·阿卜杜外力和邱知遥。
在参观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小麦博物馆时,两地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历史。在体验手工石磨面粉时,福州市金山小学的邱行谦则成了他结对子小伙伴颜浩桐最好的帮手,两人分工合作,一个倒入小麦,一个推动石磨,在相互协作下,很快,面粉便磨好了。两个小家伙击掌庆祝,更不忘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手工石磨面粉,还了解了小麦变成面粉的过程,非常有趣。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颜浩桐,我们俩可是‘黄金搭档’。”邱行谦的语气里满是自豪。在随后的行程中,他们先后参观了奇台博物馆、半截沟镇腰站子村、疏勒城遗址……孩子们的足迹留在了奇台的各个角落,奇台也同样见证了他们的友谊。
交流营期间,孩子们体验手工石磨面粉。记者王婷 摄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就到了与孩子们说再见的时候。分别时,孩子们红了眼,舍不得这里的一切,更舍不得这里的小伙伴。“我在新疆有个好朋友,这是此行我最大的收获。我会记得这里,更记得我的好朋友叫叶勒盖。”福州市金山中学学生夏朵儿紧紧抱着结对子的小伙伴叶勒盖说。
飞机跃上蓝天,来自福州的小伙伴踏上了回家的路。机场外,奇台的小伙伴正使劲儿挥舞着双手。这朵跨越山海的友谊之花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