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教师林爱芬把 “爱拼才会赢” 的精神,种进了课堂里

发布时间:2025-09-10 18:42:42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字体:

A+ A. A-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刘辉

  跨越万里,援疆终不悔;奔赴热爱,山海皆可平。

  援疆一年多来,福建援疆教师、昌吉州第四中学高一英语教师林爱芬用大爱和付出,在天山脚下扎根奉献;用春风化雨的温柔与智慧,书写着崭新的育人新篇章。

  9月8日下午大课间时间,昌吉州第四中学办公楼二楼办公室,林爱芬满怀期待地迎接每一位学生的到来。这是她与学生之间的一个约定,也是一项教学创新:定期单词测试+课间及时沟通,迅速提高英语单词的“识字量”。 她办公桌上的单元测试成绩单,悄然记录着改变的发生——80分以上的成绩渐渐多了起来。

林爱芬与昌吉州第四中学教师一道开展教学研讨。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援疆之路,是林爱芬与学生们共同适应、共同成长的过程。2024年8月,初到昌吉的她,在初步适应环境之后,迎面而来的是教学现实中的挑战:福建的学生英语学习更“卷”、更主动,而新疆的孩子们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节奏也慢一些。

  为了让学生爱上英语、学好英语,林爱芬借鉴福建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制定了“以柔克刚、点滴积累、久久为功”的教学策略,推行多元而可行的教学方法。她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分层设计任务、引入多元评价等一系列创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生动力。同时,林爱芬格外重视英语的基础教育——背单词、读课文,同时还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们学会温故而知新。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她想尽办法:自费购买“单词本”等作为奖品,奖励近期进步明显的学生;与学生结对子、互通书信成为笔友,交流学习与生活的点滴。她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之处,都是可造之才。

林爱芬在课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年时间,林爱芬见证了学生从一听到英语就摇头,转变为眼中闪着光、期待上英语课的模样。她觉得自己像一个点火的人,也像一个温柔的“骗子”,用持续不断的鼓励“哄”着学生不要放弃,尝试认读每一个单词,一步步踏上热爱英语的道路。“课堂活跃了,学生愿意互动了,英语成绩也稳步提升——这是最让我欣慰的事。”林爱芬说。

林爱芬正在为学生授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3年5月,她的爱人黄堃宝作为木垒县中学的援疆体育教师,先她一步踏上援疆之路,两人一度相隔万里。在一次次听丈夫讲述新疆的故事、援疆的点滴之后,林爱芬逐渐了解新疆、理解新疆、向往新疆。“为什么我不能去新疆,与丈夫并肩作战呢?”夫妻援疆、全家援疆——这成了她心中最大的愿望。2024年8月,林爱芬如愿踏上援疆之路。

  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林爱芬把心动化为行动,用初心与细致、使命与耐心,践行“夫妻携手援疆,共筑美好‘疆’来”的誓言。

  林爱芬,一位平凡的援疆教师,怀揣初心与热爱、执着与信念,在天山脚下诠释着“爱拼才会赢”的福建精神,也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静静播种春天的希望。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