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健康 > 新闻资讯

别让过敏 “缠住” 春天!

发布时间:2025-04-29 12:45:04 来源:昌吉日报

图片由AI生成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硕  通讯员 贾佳

  春暖花开,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候,但杨柳飞絮与花粉沙尘却编织成一张“隐形攻击网”,让过敏性鼻炎患者苦不堪言。究竟该如何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昌吉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高明。高明提醒大家,了解过敏源、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就医,才是安然度过花粉季的明智之举。

  过敏性鼻炎诱因解码

  患者李女士说:“每到春天,我就像变了个人。鼻子痒得难以忍受,不停地打喷嚏,一打就是十几个,还流着没完没了的清水样鼻涕。眼睛也跟着凑热闹,又痒又红。”

  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许多人在某个阶段突然发现自己对花粉过敏,进而发展为过敏性鼻炎。高明解释,过敏的发生往往与个体免疫系统的变化、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有关。即便以前没有过敏史,随着身体状态、生活环境的改变,也有可能出现新的过敏症状。因此,对于突然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的人群,医生建议尽早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提到过敏性鼻炎,患者王先生无奈地说:“我在打扫卫生、整理旧书的时候,就会鼻塞、呼吸不畅。我知道家里的灰尘、尘螨可能是过敏原,但我已经很注意清洁了,还是没办法避免发病,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针对王先生提到的灰尘和尘螨过敏问题,高明进一步解释,尘螨是最常见的室内过敏原之一,它们广泛存在于家居环境中,如床垫、枕头、地毯、沙发以及书籍等物品中。即便经常清洁,也难以完全消除尘螨以及其他过敏原。医生建议,对于尘螨过敏的患者,除了保持室内清洁,还可以采取一些额外的措施来减少暴露,比如使用防螨床罩、枕头套,定期用热水清洗床上用品,以及减少室内地毯和毛绒玩具的使用。此外,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使用空气净化器也有助于减少室内过敏原的浓度。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过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陈女士苦恼地倾诉:“我特别喜欢养宠物,家里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但自从养了它,我的过敏性鼻炎就频繁发作。我舍不得把猫送走,可又被鼻炎折磨得难受,难道真的是对宠物毛发过敏吗?”高明解释,宠物毛发、皮屑以及唾液中的蛋白质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对于宠物过敏的患者来说,与宠物接触确实可能引发或加重过敏性鼻炎症状。高明建议,对于宠物过敏但又舍不得送走宠物的患者,可以尝试一些减轻过敏症状的方法。比如,尽量限制宠物进入卧室和客厅等常待区域,保持宠物清洁,定期给宠物洗澡以减少皮屑和过敏原的积累。同时,患者自身也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经常更换衣物、使用空气净化器,以及在接触宠物后立即洗手和洗脸,以减少过敏原的接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过敏症状,同时又能享受与宠物相伴的乐趣。

  症状相似却有本质区别

  32岁的银行职员张先生描述了他的困扰,“前几天降温后,我开始打喷嚏、流清鼻涕,喉咙还有些发痒。本以为是普通感冒,吃了几天感冒药却没有好转。鼻塞越来越严重,晚上甚至只能张口呼吸,工作时注意力也无法集中。更奇怪的是,这些症状在我离开办公室后有所缓解,但一回去就复发。”高明建议张先生前往医院检测过敏原,确定是否对油墨、纸屑或镍铬金属等成分过敏。

  45岁的教师李女士则有着不同的经历。“我每年秋冬交替时都会感冒,通常伴有发热、头痛和全身乏力。但这次除了轻微鼻塞和少量鼻涕,没有其他不适。吃了抗感冒药物后,发热症状消失了,却出现了眼睛红肿、鼻痒的新症状,连续两周都不见好。”李女士说。针对患者的困惑,高明进行了专业解读,“虽然过敏性鼻炎和感冒都表现为鼻部症状,但二者在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上存在本质区别。”

  高明介绍,从发病原因来看,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常见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等。而过敏性鼻炎属于免疫系统对特定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的异常反应,当过敏原进入鼻腔后,会触发免疫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

  在症状表现上,二者也有明显差异。感冒通常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而过敏性鼻炎以局部症状为主,典型表现为鼻痒、阵发性喷嚏(每次3个以上)、大量清水样鼻涕,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在病程方面,普通感冒具有自限性,症状一般在5—7天内逐渐缓解。过敏性鼻炎则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或常年性发作特点,花粉症患者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甚至终年不愈。此外,环境因素对过敏性鼻炎影响显著,如张先生在工位症状加重,可能是因为近距离接触过敏原刺激所致。

  当鼻部症状出现时,患者应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及时就医检查,结合过敏原检测等专业手段,准确区分过敏性鼻炎与普通感冒,才能获得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真正实现精准医疗。

  过敏性鼻炎防治指南

  高明强调,环境干预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基础。对于尘螨过敏者,建议每周用55℃以上热水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罩和枕头套;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抑制尘螨生长。花粉过敏患者在高发季节应减少户外活动,每日早晚关闭门窗,使用带有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针对宠物过敏,可定期为宠物洗澡,限制其进入卧室,配备专用吸尘器清理毛发皮屑。

  临床研究显示,规律运动可使过敏性鼻炎发作频率降低30%。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瑜伽、太极拳等调节呼吸功能。饮食方面,增加富含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维生素D(深海鱼)和Omega-3脂肪酸(亚麻籽)的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睡眠(每日7—8小时)和情绪稳定,减少精神压力对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

  根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药物治疗需遵循“阶梯式用药”原则。一线治疗药物,如糠酸莫米松、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通过抗炎作用减轻鼻黏膜肿胀。建议晨起一次喷鼻,连续使用2—4周,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第二代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快速控制鼻痒、喷嚏,每日1次,持续使用不超过2周。对于眼部症状明显者,可联合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适用于伴有哮喘的患者,如孟鲁司特钠可同时改善鼻和气道症状,每晚睡前服用。

  除用药外,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能改变疾病进程的方法。分为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方式,需持续2—3年。高明指出:“免疫治疗最佳时机为症状出现后的3年内,可显著降低哮喘发生风险,减少80%以上的药物使用。”

  鼻腔生理盐水冲洗可有效清除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建议每日1—2次使用洗鼻器,水温控制在37℃左右。中医针灸、穴位按摩(迎香穴、合谷穴)也被证实对改善鼻塞症状有辅助作用,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过敏性鼻炎的防治需采取“预防—治疗—管理”一体化策略。患者应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通过过敏原监测和症状日记进行动态管理。当出现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或哮喘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并发症。通过科学干预与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田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