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王二小

发布时间:2022-05-25 10:38:04
来源:昌吉日报

字体:

A+ A. A-

  昌吉市第八小学六年级(1)班  董璟然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这首儿歌时,我好奇地问妈妈,王二小是谁呀,妈妈便给我讲了他的故事,因为太小,当时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如今我长大了,捧着一本本红色书籍,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追寻他的足迹,英雄的雕塑在我脑海中愈发清晰。

  在抗日战争时期,龙沟村成了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当时有“孩子王”之称的王二小组织成立了村里的儿童团,王二小担任儿童团团长,除了学习,他们还要负责宣传、站岗和送信等工作。

  1941年9月16日这天,王二小和同伴史林山像往常一样在一个名为三道壕的地方,一边放牛,一边放哨。忽然,看见一队日本兵端着机枪进山扫荡,队伍有好几十人。王二小见状,当机立断,让史林山回去送信,他则留下来监视敌人的行踪。敌人来势汹汹,此行一定是要追查我军行踪的,机智的王二小突然想八路军的骑兵连就埋伏在附近不远的山岭上,如果能将日本兵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定能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打定主意后,王二小故意暴露自己,果不其然,敌人抓来王二小问路,王二小故意说了一个与乡亲们撤退相反的方向,并提议亲自带路。一路上,日本兵用尖刀抵在王二小的身后,但他丝毫不惧,淡定地将敌人带到三面环山的小路上,这里正是骑兵连打伏击的地方。此时,敌人也意识到了不对劲,王二小趁着敌人不注意,一边迅速逃离埋伏圈,一边大声给骑兵连传递消息。在一阵枪林弹雨之后,王二小的右肩负了伤,日本军官气急败坏,三两步追上了王二小,将一把冰冷的尖刀刺进了他的胸膛,并将王二小扔下了悬崖。

  80多年来,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被代代少年传唱,他没有照片,模样不详,却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儿时记忆里闪光。再次阅读王二小的故事,我被他的爱国热情所震撼,他的精神,对我们青少年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无言的教育。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将爱国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少年心间。

  (指导老师:李风燕)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