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婷)凡知古城者必知犁铧尖,知犁铧尖者可谓知古城也。踱步犁铧尖街头,伴随声声叫卖,让我思绪翻涌。曾经被人称道的繁华,如经典老电影的泛黄海报,任时光流逝也难掩其风采。
奇台县犁铧尖广场青铜健牛塑像。当地人把这个塑像看作屯垦戍边、开拓进取的象征。
亚森江的冰淇淋摊铺就开在犁铧尖西北方向的拐角处,没有招牌,两张桌子,一台嗡嗡作响的冰淇淋机构成了几代奇台人舌尖上的幸福。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亚森江可谓是犁铧尖的红人,凭借着一台手摇冰淇淋机,掳获了这条街男女老少的心。那时,冰淇淋可是个洋玩意。亚森江摊位上,顾客总是络绎不绝,有时甚至要排起长长的队伍,只为一品这专属夏日的清凉。据亚森江回忆,有时顾客太多,手摇又比较耗时,心急的老顾客都会自己上手摇上几摇。提到过去的犁铧尖,本不善言辞的亚森江竟有几分健谈。生意好时一天的收入可达1200元。如今手摇也更新换代成电动了,做冰淇淋也更快更方便了。老顾客玉苏甫,是近几年摊铺上的熟人,话不多,点一个大份冰淇淋,等慢慢地吃完,便已躲过晌午最热辣的太阳光。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吃亚森江的冰淇淋的孩子,现在已长成翩翩少年了。
亚森江的摊铺对面就是犁铧尖的“明星”馕店。一样没有招牌,玻璃柜里圆而又厚实的馕散发着麦子的香气。在店铺门口坐着聊天的老顾客,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店老板拜克热告诉记者,经营这馕店已经12年了,每天500个馕都会销售一空。在犁铧尖生活了40年的居民韩英,就是这馕店的老熟人,还未走到门口,拜克热就热情地打起招呼。“他家的馕味道纯正,只要经过这馕店,我一定要买几个带走,家里人也特别喜欢。”韩英夸赞道。
时间之于犁铧尖是个神奇的东西。坐落于犁铧尖西南位置的亨得利钟表行,更是把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从1982年开业至今,近40年,钟表行在犁铧尖的时光深处徜徉。现任老板陈忠奇,从十二三岁就跟着父亲学手艺。从最初的看、听、拆,到如今的修表老师傅,他55年来潜心研究修表。陈忠奇说,他自小便生活在犁铧尖,上个世纪90年代的犁铧尖可谓风头正盛,是当时奇台县城的中心,也是最繁华的地段,来县城的人,都直奔着犁铧尖去。自打那时,便留下一句话:不到犁铧尖,就不算到过奇台。那时候满大街的驴车、马车,如若逢着县城里搞交流会,用摩肩接踵来形容都不过分。现在不一样了,修剪齐整的灌木绿化带,基础设施完备的犁铧尖广场,他也是开着小轿车来上班。
犁铧尖之所以如此被人们称道,还因为其历史遗迹丰富。关帝庙、药王庙、三清宫、唐朝墩古城等,都因见证了犁铧尖的兴盛而被世人记住。这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墩古城遗址。由中国人民大学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对唐朝墩古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已是第四个年头了。据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任冠介绍,唐朝墩古城遗址近年来一系列的考古成果,实际上是中西文化沿丝绸之路在此交往交流交融的繁盛景象的佐证。已发掘的高昌回鹘时期罗马式浴场遗址、佛寺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成串的开元通宝钱币,都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唐朝墩古城在唐至元朝一度昌盛繁荣。唐朝墩古城始建为唐代蒲类县,是北庭都护府东路的咽喉要塞,同时也是天山北麓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必经之地。已出土的遗物种类丰富,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玉器等百余件器物。从珍贵文物类型样式的演变脉络,可以考证研究中西方文化在此汇聚结晶的历史过程。
8月7日,考古人员在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现场工作。
捧起一抔细腻软润的黄土,泥土里似乎还有盛唐时的繁盛。犁铧尖是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交汇点,这里有昔日商贾云集的鼎沸,更有着金奇台和谐发展的现在与辉煌的未来。
方 志
犁铧尖,位于奇台县城西北片区,因其地形酷似犁铧而得名。在丝绸北道畅通之时,犁铧尖五路通达,商贾云集,物丰贸繁,寸土寸金。古谚“到了古城子,跌倒拾银子”,便说的是此地。“金奇台”“旱码头”之誉无不与犁铧尖之兴盛息息相关。
奇台县博物馆一角。
清末民初时期,八大商帮云集古城,中原各省商人纷纷来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千峰骆驼走奇台,要想挣银子,来到新疆古城子,来到古城子,跌倒拾银子。”好一幅清明上河图一般的景象。这一时期,有大批人从内地各省陆续迁来奇台定居,他们大都白手起家,置庄田、耍手艺、开面铺、做生意,经过辛勤劳动,使所经营的店铺、作坊,实力渐强,资财日益雄厚,成为当地工商界的名人巨头。较有影响力的便是各有特色的奇台八大商帮。
商帮形成,各地会馆也都建立起来。同一帮会的商人,或流落此处的同乡,到了会馆如同回家,喝茶聊天、互谈生意、看戏听曲,一系列活动,让一群千里跋涉、寄住异地的同乡抱成一团。八大商帮的经营各有分工,商户们也逐渐体会到“拾银子”的享受。共赢共利的发展,使奇台的商业不断地繁荣起来。据史料记载,八大商帮当时在奇台捐建庙宇、会馆多达124处,大多集中于犁铧尖,现在保留下来的有关帝庙、药王庙、直隶会馆、甘省会馆等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奇台县地貌沙盘。 图片均由记者 马乾 摄
关帝庙建于光绪21年,目前该庙基本完好,庙宇建筑为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属自治区级古建筑保护单位。药王庙建于光绪14年,该庙宇修建的小巧古朴,体现了中医药传统的玄妙。这是新疆地区仅存的一座药王庙。
新中国成立前,县城的街道是以汉城的东西大街为主道。汉城以犁铧尖为中心,东西大街有鳞次栉比的商行店铺、货栈、手工作坊,特别是津、晋两帮的著名商号如天元成、日星功、义兴隆、祥泰和、隆兴泉等,多开设在东西两条大街上。
今日的奇台,人民幸福和睦,各行各业百花齐放。奇台人奋发图强,继往开来,乘势而上,正奋力续写“金奇台”新篇,重振“旱码头”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