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阿什里乡启动新一批牧民定居项目
字体:
A+ A. A-“天鹅小镇”局部景色。兰樱 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马月、柯国林)早在2017年10月,在泉州市援疆分指挥部的努力下,昌吉市阿什里乡启动新一批牧民定居项目,并给这一项目命名为“天鹅小镇”,他们说这是牧民们梦想起航的新起点。
俯瞰“天鹅小镇” 。兰樱 摄
他家分到新楼房
“我的父母2001年从山区定居胡阿根村的时候,就是援疆资金解决了困难。如今,我在“天鹅小镇”分到一套房子,又是援疆资金帮的忙。现在我的孩子已经上学了,享受各种援疆福利,我们一家三代人都感恩党的好政策,感谢援疆干部!”5月26日,昌吉市阿什里乡胡阿根村村民加尼别克·赛力克指着自己刚刚通过抓阄分到手的新楼房,给笔者讲述他们一家三代和援疆工作的故事,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加尼别克·赛力克告诉笔者,父母没有定居的时候,在城区上学的他借宿在亲戚家里,生活、学习都不方便。2001年,在援疆资金的帮助下,他的父母作为昌吉市首批定居牧民在定居点盖起了新房,从此结束了游牧生活,11岁的加尼别克·赛力克和弟弟、妹妹从此有了一个安定的家。
安稳的生活让加尼别克·赛力克更加专心地学习。2010年以来,酷爱文艺的他加入乡上的“达尔罕”文艺队,已经成为昌吉州、市文艺舞台的“明星”,还曾代表昌吉州登上新疆卫视春晚,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
2013年,加尼别克·赛力克和志同道合的赛特尔古丽·波拉提步入婚姻殿堂,如今小两口在昌吉市区一家培训机构任教,一个教乐器,一个教舞蹈,月收入5000多元。
“弟弟今年准备结婚,我得给弟弟腾出婚房,刚好赶上新一批援疆定居房,我抓阄抓到二楼,个人支付4.25万元就可以住进新房,我准备一拿到钥匙就开始装修。”加尼别克·赛力克说。父母当年住的是平房,定居点的树木、耕地都是亲手经营起来的,如今自己住进了楼房,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越,他感觉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加尼别克·赛力克提前进到新房参观,他高兴地用手机拍视频传给朋友看。兰樱 摄
定居生活大变样
昌吉市阿什里乡居住着2100户7600多名农牧民,这里也是昌吉市脱贫攻坚的重要阵地。
“这502户牧民是昌吉市最后一批游牧定居牧民,他们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解决,就意味着补齐了全市脱贫攻坚最后一块短板。”阿什里乡乡长华尼西如释重负地介绍说。
“天鹅小镇”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游牧民定居项目,也是昌吉市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该项目实施前,阿什里乡仍有500多户牧民没有实现定居。为了彻底解决这部分牧民的住房保障问题,2017年7月该项目开始实施,共建有502套楼房,每户都是两室一厅,面积85平方米。项目分三期建成,水、电、暖、路、网基础设施齐全,乡上还引进了专业的物业公司进驻小区,从管理到服务,让牧民过上城市居民的生活。阿什里乡乡长华尼西说:“这一项目在第七批援疆干部手中启动,在第八批援疆干部手中升华,乡上已经申报了成立‘天鹅小镇’社区报告,入住这里的牧民也将成为全疆首个牧区社区的居民。”
“目前,小区正在进行配套绿化、道路硬化,安装健身器材、路灯、垃圾箱等。等全部配套设施建设完工,小区就更漂亮了。”承建“天鹅小镇”工程的新疆中丝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严旭年说。
“搬进新房后,我们就有了安定的家,我和妻子准备创业。”加尼别克·赛力克说,“‘天鹅小镇’附近就是学校,双胞胎女儿6岁了,马上要上小学,搬到新房后孩子上学方便多了。”
阿什里乡乡长华尼西向泉州市援疆干部介绍“天鹅小镇”规划情况。 兰樱 摄
拓宽定居牧民就业路
天鹅要飞翔,一定要有健硕的翅膀。泉州市援疆分指挥部始终坚持在定居中考虑就业、在就业中谋划增收。
乡里考虑定居后牧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把北沙窝优质土地分给村民,每人5亩,然后统一流转出来种苜蓿等牧草。目前,这里的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400元。以加尼别克·赛力克为例,一家有5口人,一家人土地流转费收入每年1万元。
2017年,泉州市援疆分指挥部注入230万元资金建成阿什里乡手工艺品基地。2019年,持续投入150万元资金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基地可以满足40余户牧民创业就业。
加尼别克·赛力克和妻子计划在手工艺品基地购置1套2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进行少数民族乐器、舞蹈教学。“名字就叫‘吐列克’艺术培训学校,‘吐列克’翻译过来就是‘雏鹰’的意思。”加尼别克·赛力克告诉笔者。他说,自己的命运就是从定居后接受稳定的教育、丰富的沟通信息开始的,成立培训学校也是希望牧区的孩子们从小学习知识,改变命运。对即将开启的新生活,加尼别克·赛力克充满希望。
为解决“天鹅小镇”定居牧民就业问题,乡政府计划建设创业培训中心,将定居牧民转移到第三产业就业,为牧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
“我们这里的牧民做各种雕饰品,都做得很好;还有一些牧民会刺绣,牧民定居后还可以开乳制品销售店、蔬菜店、蛋糕店、理发店等。借助新一轮援疆项目,牧民将从传统单一畜牧养殖业增收,优化为畜牧产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多种方式增收的新模式。”华尼西说,“市上还将启动畜牧产业园项目,502户牧民每户都能分到1亩地的养殖基地,进驻的牧民仍然可以依托传统畜牧养殖优势增收致富。”
蓝天白云下,“天鹅小镇”一幢幢米黄色的新楼房矗立起来。小镇周边,畜牧产业园、手工艺品基地、饲草生产基地、牧家乐旅游区等构成一幅“白天鹅”自由飞翔的画卷,那“白天鹅”双翼伸展,动作优雅,姿态轻柔舒缓,飞向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美好生活。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对口援建安排资金33352万元,其中扶贫脱贫资金20414万元,涉及54个扶贫项目,重点投入到就业、教育、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以民生援疆为重点,全方位援疆将不断深化。”昌吉市委副书记、泉州市援疆分指挥部指挥长傅文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