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唤出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发布时间:2020-11-03 11:33:49
来源:昌吉日报

字体:

A+ A. A-

作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首批试点县,玛纳斯县不断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三治融合”唤出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辉)

  2019年12月,玛纳斯县被列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首批试点县”后,县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谋划,先后多次召开常委会,组建工作机构、成立工作专班,起草通过了乡村治理实施方案,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抓,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体系,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共建美丽和谐乡村的局面。

  如何管住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如何破解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难题,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玛纳斯县结合实际,以乡村善治行动为抓手,以“支部带村、产业强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服务进村、道德润村、生态美村”,逐步探索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为途径的乡村治理模式。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统揽全局

  今年5月,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夹河子村党员朱全生响应村党支部号召,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打扫完自己庭院,还义务帮忙打扫邻居的庭院,在乡村治理中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是推动乡村治理落地落实的关键。玛纳斯县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这条主线,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统揽全局,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当好群众致富主心骨;建立村级年轻干部储备库,重点培育好村级组织“领头雁”,使每个村都有1-2名培养成熟的后备人选;持续推进“千名农牧民党员进党校”活动,打造村级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88个,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提升村级党员综合素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抓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议两公开”凝聚自治合力

  今年,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八家户村从县农业农村局争取到600万元滴灌改造项目资金。为实施好该项目,村“两委”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提出了土地整合方案:凡是1999年取得二轮土地确权的村民每人分配10亩地,1999年以后新增的新生儿(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每人按5亩地优先承包。“同意这个方案的,请举手。”日前,八家户村党支部书记郎同生在全村党员大会上对土地整合方案征求意见。

  在八家户村,凡有项目资金支出或重大事项,村党支部都会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进行民主议事决策(四议:即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该村不断健全党组织主导的决策议事机制,提高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

  “现在遇到重大事项不用‘四议两公开’, 村干部和党员不答应,群众也不答应。”八家户村村委会委员、团支部书记韩丽说。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玛纳斯县已将集体经济收益使用、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低保等事项纳入“四议两公开”决策范围,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决策议事机制,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实现民事民办。

  玛纳斯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流程其实是对党员群众综合性教育的过程,党员群众在参与村级事务决策中领会精神、发表意见、参与实施,激活自治活力、凝聚自治合力,大大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效率。

  宣传教育促法治

  遇事找法成准则

  “流动法庭开到了家门口,现场收集证据开庭审判,帮助我们讨回了拖欠多年的制种玉米款。”玛纳斯县乐土驿镇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兵说。

  经过多年的法治教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已成为村民们的行为准则和自觉习惯。

  郑家庄村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创建,利用大喇叭、明白纸、微信群等宣传工具,加大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村民树立法治理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设立法律服务站,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建立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和谐发展。2019年,该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近年来,玛纳斯县持续下沉法治力量,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聘请专业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担任全县82个村和10个社区的法律顾问,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成立“邻里亲”、“夕阳红”、“包大哥”等调解工作室,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把普法教育融入矛盾化解全过程,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德润人心树新风

  狠刹农村攀比风

  “在街上办酒席一桌至少要五六百块钱,这里一桌只要300多块,条件跟城里的宴会厅一样,但花费要少得多。”2019年1月,玛纳斯县包家店镇柴场村村民达麦提在村上的红白理事大厅办丧事,整个活动办下来节省费用近万元。

  柴场村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成立红白理事会,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我们把村干部、老党员、退休老干部、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民纳入理事会任职,凡村民有红白喜事,理事会全程为村民服务,引导广大村民节俭办事。现在村里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的现象不见了。”柴场村党总支副书记少勒潘说。

  玛纳斯县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推动“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治理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郑家庄村协同推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三位一体”改革,成立了经济合作社。“今年我们种植了900亩青贮玉米,喜获丰收;还接手了乐土驿镇供热、供水、垃圾清运、清扫积雪等业务。通过这些经营活动,今年村集体毛收入可达600万元,每位村民可以分红500元。”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张兵表示。

  玛纳斯县今年确定了17个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着重在自主经营土地、盘活闲置“三资”、投资政府特许经营项目、发展农旅产业等方面做文章,推动各村集体经济变年底“一锤子买卖”为月月天天有收入。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使村民得到了实际收益。村民对治理主体的信任度随之显著提升,对村庄治理事务的支持度也明显提高。村民信任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号召和凝聚能力也显著增强。

  以德治润人心树新风、以法治化纷争强保障、以自治凝聚合力共享红利,玛纳斯县乡村治理走出了一条新路,村民自主议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有效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今的玛纳斯,越来越多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