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在乌开幕 昌吉州“丝路庭州 昌盛吉祥”展台精彩亮相
字体:
A+ A. A-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吴茜)7月31日,2022年“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新疆美术馆开幕。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集体亮相、切磋竞艺。异彩纷呈的非遗项目架起了新疆与兄弟省市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桥梁。大幕一拉开,展名为“丝路庭州 昌盛吉祥”的昌吉州展区立刻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昌吉州展区的主视觉设计充分展示本地非遗文化特色,突出红火、热情、吉祥、丰收等元素。展厅内置的LED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着“欢迎您到大美昌吉来”的自治州旅游形象宣传片,展厅内的各个陈列渲染了全州深厚的艺术和人文底蕴。非遗传承人身着盛装,为大家介绍着非遗展品和传统技艺,解说着非遗文化的古老“密码”。
“刺绣图案真别致,好看又实用”“爸爸你看,这幅画全是拿蝴蝶翅膀做的,好下功夫啊,我要买一个回去收藏”……参观者走进展厅,赞不绝口,称昌盛吉祥的昌吉州是非遗文化的“宝藏地”——邹溪微雕艺藏毫厘、微中见艺;哈萨克族传统手工刺绣美轮美奂、精妙实用;蝶翅画作独具匠心、千姿百态……
7月31日,“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新疆美术馆开幕。图为游客在山西展区品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制作的老陈醋。记者 吴茜 摄
昌吉州文化馆(昌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馆长(主任)杨永睿介绍说:“我州作为14个地州选出的6个重点展示地州之一,为展览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征集参展作品期间,非遗传承人踊跃报名。我们结合展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发展前景等因素,从上百个非遗项目中加以甄选,最终确定了7组非遗传承人和近百个展品,内容包括国家级、自治区级及自治州级的哈萨克族传统手工刺绣、微雕、蝶翅画、九碗三行子、塔塔尔族撒班节节庆表演等。”
在手工技艺展区,一件件做工精良的刺绣手提包吸引游客关注。哈萨克族传统手工刺绣传承人、木垒县哈依娜尔民族手工艺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赛开尔·胡山正在手把手教小朋友学刺绣。她说:“我从7岁开始跟着奶奶学刺绣,已经从事手工刺绣很多年了。我每年都会去内地参加各类展会,了解市场需求,学习最新的刺绣技艺。这次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来参展,我感到非常自豪!作为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这项传统手工刺绣技艺传承下去,让民族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据赛开尔·胡山介绍,随着旅游市场复苏,她最近接到了不少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订单。
展会的主视觉设计采取了援疆省市行政区和新疆的简称,结合当地主要非遗元素,打造了20个体现文化性、艺术性、现代性的聚合图形,视觉冲击力更强。走进援助昌吉州的山西展区,目之所及的展牌采用传统古城砖瓦打底,命名为“晋享非遗”展区。据介绍,今年山西带来了元香传统香品、高平绣活等多个非遗项目参展。
本次非遗展以“文化的瑰宝 人民的非遗”为主题,邀请对口援疆19省市193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新疆14地州市和兵团14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展内举办多彩非遗、乐舞非遗、指尖非遗、云上非遗、潮趣非遗、致趣非遗、月夜非遗、对话非遗、宝藏非遗等系列活动,非遗展持续至8月4日。
此外,非遗展设置“云上非遗”板块,在展会设置现场直播间及网络展销平台,精心甄选直播展销商品,展示销售最具特色的“新疆礼物”品牌旅游商品,对于不能到场的“云上参观者”来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昌吉州的非遗文化,选购昌吉礼物。
据悉,本次展会采用“主会场+分会场”“日场+夜场”“动态+静态”相结合的办展模式,实行线上线下同频互动,最大限度地拓展展览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