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映北庭 同心共绘新画卷——吉木萨尔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纪实
字体:
A+ A. A-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韩鲜娜 李晓军)吉木萨尔县生活着14.2万各族群众,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民族,他们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奏响了一曲团结和谐的时代新乐章。
榜样引领,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失独老人刘国群夫妇、残疾独居老人马克明……20年来,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结识了13位不同民族的生活困难老人,并成为他们共同的女儿。
10月18日,笔者来到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满城路社区采访自治区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
居民刘国群夫妇说:“我们离不开这个热心的丫头,不管大事小事,我们都喜欢找她商量。”

吉木萨尔县第二幼儿园举行庆“六一”活动,各族师生、家长共跳麦西来甫。
“我的妈妈有其他姊妹照顾,但刘爸和刘妈没有我不行。一次认亲,一生结缘,现在我和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了。”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就是党的女儿,我要用实际行动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守护者,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的带动下,满城路社区成立了巴哈义古丽爱心工作室,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8支,帮扶贫困家庭、残疾人等,累计做好事2500多件,捐赠帮扶资金80余万元。
“最美母亲”热比汗·莫合买发起成立了“北庭红石榴爱心联盟”,扶危济困,为各族困难群众送温暖;“北庭玫瑰·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组织党员群众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将爱心播撒到全疆各地……民族团结之花在北庭大地绚丽绽放,常开长盛。
厚植情怀,融情相处情谊深
近日,笔者来到吉木萨尔县第一小学采访。只见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正在表演太极扇,一把把鲜红的太极扇犹如一朵朵迎风绽开的红花。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该县第一小学开设了安塞腰鼓和太极扇表演课、第二中学开设了功夫扇表演课、第三小学开设了黑走马、麦西来甫表演课,三台镇小学组建了“那达慕”体训队等,特色课程的开设,增强了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养了孩子们爱祖国、爱中华文化的意识,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了民族团结,浸润了时代新风。

“北庭玫瑰·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慰问务工人员。
“我们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中,今年还组织各乡镇学生参加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暨‘红色经典润乡土’活动和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等,大力开展青少年民族团结融情实践活动,使各族学生学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根植于他们心中。”县教育局德育处主任王硕说。
据了解,今年吉木萨尔县教育系统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500余场次,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评选民族团结“新时代好少年”20名、民族团结“示范班级”20个。
促进就业,石榴花开红似火
“我们又收到了613套冬季校服的订单,大家加把油,一定要在下雪前把这批冬季校服做出来。”9月29日,在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月华制衣厂,校服生产车间主任阿斯木古丽·卡哈力亚正给大家鼓劲。

吉木萨尔县第三中学举行趣味运动会,各族教师一起做游戏。
3年前,三场槽子牧业新村还是贫困村,230多户新定居牧民刚刚走出大山,缺少基本的就业技能。
吉木萨尔县技工学校在该村培训点开办了7期电工电焊、铲车驾驶、烹饪、纺织等培训班,培训农牧民644人次。该县图书馆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为契机,在该村设立分馆,全年免费开放。县图书馆先后为分馆购置了农村实用技术、木工电工技术等各类实用技术图书4900余册,供村民借阅。

吉木萨尔镇人民路社区举行“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各族群众一起包饺子。
吉木萨尔县还组织各族干部职工结对帮扶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村民。现在,该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已成为该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契机,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亮点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截至目前,该县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自治州级、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3个,2人被评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100人被评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北庭红石榴爱心联盟”志愿者慰问独居老人。
喜看今日北庭,民族团结的画卷徐徐展开,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全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描绘着团结和谐、繁荣发展的新画卷。
(图片均由吉木萨尔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