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新疆亚新:煤层气开采劲增 清洁能源疾行

发布时间:2024-12-09 10:10:00 来源:昌吉日报

  图为新疆亚新煤层气集团新疆科林思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五工梁LNG液化工厂。该工厂于今年8月13日试运行,截至目前已加工处理煤层气550万立方米。□记者 杨 健摄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杨健、通讯员秦雪芳报道眼下的新疆,寒意渐浓,但能源开发领域,热潮涌动。近日,位于阜康市境内的新疆亚新煤层气集团新疆科林思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煤层气开采突破550万立方米。该公司的天然气液化工厂项目今年8月13日试运行,日开采煤层气5万立方米,为昌吉州清洁能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疆地区煤层气资源储量颇为可观,仅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预测资源量就达7.51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26%。2012年,新疆亚新煤层气集团在阜康市白杨河至四工河一带开启煤层气开发项目,如今已形成年产5000万立方米煤层气的规模。今年,该集团在阜康区块实施勘探井31口、新增探明储量208.44亿立方米,同时部署开发井135口、新增产能1.7亿立方米,为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强劲有力的资源支撑。

  新疆亚新煤气集团的煤层气勘探与开采工作曾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在项目启动之初,复杂的地质状况成为首道难关。这里地质构造运动活跃,地层褶皱与断裂频繁发育,致使地下天然气储层分布杂乱无章,预测其准确位置与储量困难重重。新疆科林思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永强说:“针对煤层厚度比较大,煤层倾角比较陡的问题,我们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结合随钻测井技术,提高水平井的煤层钻遇率。同时采用了大规模的压裂技术,相当于建立起地下煤层气流动的高速公路网。排采方面,通过一井一策的治理,采取了低产井重复压裂改造、氮气泡沫吞吐技术;水平井捞砂方面,提高老井的产量。”

  在地下沉睡许久的煤层气,仿若被唤醒的精灵,开启了奇妙的变身之旅。它沿着输气管线的 “高速通道”,欢快地奔赴LNG装置区。新疆科林思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LNG站副主任张艳全说:“原料天然气经过原料气压缩机以及脱酸脱水净化以后,进入核心设备冷箱进行换热,换热至零下162度。”该制冷环节采用国内先进工艺技术——丙烷预冷与C3MR混合制冷工艺,制冷压缩机借助高压变频启动,能够在停车后实现快速带压重启开车,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净化的煤层气在冷箱设备里直至温度降至零下160℃,摇身变为“液态精灵”,悄然流入LNG储罐,开启新的旅程。

  设备集成模块化设计无疑是该项目建设的一大亮点。以往传统的LNG液化工厂通常需要一到两年的施工周期方可建成,设备集成模块化设计将功能不同的模块整合组装形成打包的撬块,在组装建设过程中,大幅压缩施工周期的同时还能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新疆科林思德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总监郭永军说:“我们通过设备集成模块化设计,大大缩减了现场施工周期,将所有设备都集成在撬块内部,现场施工较为简单,只需要连接撬块之间的管道及设施即可,预计3至4个月就可以完成施工并投产。”

  液化气产业恰似绿色能源航道上的一艘崭新旗舰。与传统煤炭产业相较,差异尽显。煤炭在碳排放方面,因其主要成分是碳,燃烧时大量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1.33千克标准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比相同热值的天然气多得多,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等。天然气则如环保卫士,其本身含硫量极低,燃烧时几乎不产生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极大减轻了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从资源可持续性考量,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持续开采正逐渐走向枯竭。相反,天然气虽为化石能源却被视作过渡性清洁能源,储量相对丰富,在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助力下,供应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更有保障。

  郭永军说:“该项目不仅可以深挖煤层气资源优势,将其转化为民生优势和经济优势,拓展阜康区域新能源下游产业,还将紧跟自治区产业集群建设步伐,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地方经济腾飞,造福当地百姓。”

[责任编辑:官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