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

高质量发展看昌吉 | 三台酒业:百年酒企造就新传奇

发布时间:2025-03-20 11:13:25 来源:昌吉日报

3月12日,张开英向客户介绍三台酒系列产品。□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 薇摄

3月12日,清香型酒蒸馏车间,工人们往蒸锅里添加酒醅。□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 薇摄

3月12日,清香型酒蒸馏车间出酒口处,酒如溪流汇聚在接酒桶中。□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 薇摄

3月12日,包装车间,工人正忙着洗瓶、灌装、检测、打包。□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 薇摄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天山脚下的吉木萨尔县三台镇,有“千年酒镇 酿造专家”之美称。新疆三台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台酒业)于此静静矗立二百多年。

  推开酒厂厚重的大门仿佛打开了一条时光隧道,醇厚的酒香裹挟着百年时光扑面而来——268年前,山西杏花村烧酒艺人潘氏兄弟在酿酒作坊里挥洒汗水的情景依稀重现。

  从清代烧酒作坊到民国酒坊,从国营酒厂到三台酒业,三台酒文化被一代代传承。三台酒业董事长张开英1983年接手至今,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以40年之“功”造就新的传奇。

  3月12日,天露熹微,蒸腾的雾气在三台酒业清香型酒蒸馏车间外凝结成霜,工人们甩着长把的大铁锹,有节奏、快速地往蒸锅里添加酒醅……一幅热气腾腾的酿酒场面极为生动。

  酵缸满,酒香飘。出酒口处,酒如溪流汇聚在接酒桶中,似在奏响一曲“春之歌”。粉碎、拌料、装甑、蒸馏、接酒……每一道工序,张开英都认真对待,严格按标准要求操作。

  蒸馏车间一墙之隔的地缸车间,2000多口深1.5米、直径0.9米的陶制发酵地缸浑圆结实,埋入地下,缸口与地面平齐。

  “地缸发酵工艺有效隔离了土壤中的有害细菌对酒醅的浸入影响,最本真地反映粮食发酵的香味,使酒醅更加清洁、干净、卫生、健康。”张开英说。

  俗话说:“千年的老窖,万年的糟。”优质的浓香酒离不开好的老窖池,连续不停使用的老窖池才能酿出真正的好酒。

  记者来到建于1985年的“老窖车间”,张开英弯腰捧起一抔窖泥,深褐色的泥浆细腻润滑。他说,这抔窖泥,正是百年老窖的“灵魂”。

  三台酒业有地缸2000口,发酵窖池1800个,最长连续生产时间已达百年。根据不同香型,每批酒醅要在窖池里面发酵28天到60天,通过周而复始的轮转滋长,成为孕育美酒的温床。

  “窖池深2.7米、长4米、宽1.8米,我们定期用窖池渗出的酒液养护窖泥。这些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活化石’,正是百年老窖‘窖香突出’的秘诀。”张开英笑着说道。

  酒质有好坏之分,香型没有。一杯上好的白酒,是恬淡芬芳的汇集,喝一口,百般滋味浩荡绽放唇齿间,沿着喉线入肚,四肢百骸激烈地呼应、欢呼,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人情冷暖……皆在笑谈中。

  在窖藏酒库,精选的景德镇紫砂陶瓷缸深埋地下,恒温恒湿保藏着原酒。张开英轻叩坛身,浑厚的回声如古琴余韵。

  “这些坛子会‘呼吸’。”他抚摸着坛口的“红盖头”说,“每年挥发微量的酒液,换来的却是更醇厚的口感。”

  “这个窖藏酒库有地下储酒容缸2600口,现存宝藏原酒2000吨,保藏年份最长的原酒已达70年,目前这里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保藏原酒基地之一。”张开英说。

  另一边的包装车间,机器声隆隆,工人们正忙着洗瓶、灌装、检测、打包,一派繁忙。

  “1983年时,年产酒只有300吨,到1996年产酒12500吨,至今我们都保持着这个产量。”张开英说。

  目前,三台酒业生产清香型北庭酒系列、浓香型三台老窖系列、果酒系列、营养酒系列4大品系近300个品种,建成了遍布全国30多个省份的销售网络,年均销售额超亿元。

  2011年,三台酒业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企业称号。三台酒业传统酿制技艺代代传承,生生不息,2014年又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张开英从用智能手机只是停留在打电话、发短信,连微信、QQ都不用的“老古董”,摇身一变成为拥有3万多粉丝的网络达人。这对于年近八旬的他来说,是走向新世界的勇敢一步。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张开英转动手中一杯酒,透明的琼浆玉液在灯光下泛起涟漪,“这杯酒是家乡大地的馈赠。新的一年,我们要让这抹醇香飘向更远的远方。”

[责任编辑:田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