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

航拍新疆 走进昌吉 | 中电投五彩湾发电公司打造国家能源智慧电厂示范项目

发布时间:2025-05-13 11:00:23 来源:昌吉日报

  5月7日,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航拍图片。□中国昌吉网记者 常谊谊摄

  □中国昌吉网记者  常谊谊

  无人机飞向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空,镜头里的景象让人震撼:广袤的戈壁滩上,成片的电厂建筑群依次铺展,蛛网般的输电线路织成的巨大能源网伸向远方……

  5月7日,“新疆农信·农商银行”航拍新疆大型全媒体采风团用无人机镜头定格了这一壮观画面。

  镜头里的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五彩湾发电公司),两座冷却塔如同白色巨人守望戈壁,750千伏输电铁塔架起一条输电线路,将这里发的电源源不断地接入东方位置的昌吉换流站,最终沿着“疆电外送”长途电力输送通道送向华东地区。

  “我们既是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9个配套电源点之一,更是传统火电智能化转型的探路者。”在集控室电子屏前,中电投五彩湾发电公司发电运行部主任张瑞峰道出企业双重使命。自2015年建厂以来,这家央企便锚定“智慧电厂”与“100%燃烧准东煤”两大核心课题,全力打造国家能源智慧电厂示范项目和标杆项目。

  “这里藏着中国最大的准东煤田,足足3900亿吨煤炭储量,却因高碱性成了‘难啃的骨头’。”张瑞峰说,“过去发电每烧1吨煤要掺300元的低钠煤,成本高得心疼。”

  转机出现在2020年,技术人员在煤层里找到了解决难题的突破口——高岭土。经过两年攻关,他们在输煤系统增设小皮带,实现高岭土的精准掺配,一举破解了全烧准东煤的难题,每年可省下8000万元燃料费。该技术经过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正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全行业推广。

  “自从实现全烧准东高碱煤后,目前已累计节省燃料成本约2.3亿元。”张瑞峰说,全厂科研人员加紧科技攻关与技术突破,加快厂区智慧化升级,为电厂创新持续赋能。

  目前,该公司集控室可通过3287个传感器构筑的神经网络实现每秒1.3万条数据实时采集,三维可视化系统让锅炉内部纤毫毕现。

  “过去参数调整依赖老师傅经验,现在由数据模型自主决策,在电脑上就能完成。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应用,更将故障预警提前至48小时。”中电投五彩湾发电公司集控单元长宋曦轻点操作按钮,输煤栈桥上,搭载红外热像仪的巡检机器人正以0.1℃精度扫描设备。

  坚持科技创新,中电投五彩湾发电公司硕果累累,已拥有56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包括14项发明专利,还荣获了国家优质工程奖、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这个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实践的企业技术团队已锁定了新的目标:换电重卡构建绿色物流闭环,智慧管理系统持续迭代升级……这里正为全国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持续输出“准东方案”。

[责任编辑:田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