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

典范地址·强营商环境 | 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

——昌吉国家高新区营商环境升级记

发布时间:2025-05-19 11:24:39 来源:昌吉日报

新疆天山面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车间内,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本报记者 刘 茜摄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  通讯员 宋华敏

  今年一季度,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国家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3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5.52%。

  亮眼数据背后,是昌吉国家高新区构建“服务找企业”新模式的持续发力。通过数字化赋能、全周期服务、精准施策等创新实践,这里正书写着新疆产业高地营商环境优化的新篇章。

  构建全周期服务生态圈

  4月17日,在新疆星旭铝业有限公司厂房里,90余名工人分布在不同生产车间忙个不停,板材切割、冲孔、焊接和打磨等工序一气呵成,将银色铝板雕琢成精密幕墙构件。“园区干部帮办环保、安全等前期手续,还给我们介绍客户。现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每天有4000多平方米铝单板从这里销往国内外。”该公司副总经理蒋万有介绍。

  这家3月试投产的企业,在昌吉国家高新区“服务专班”护航下,正朝着年产值4亿元目标加速冲刺。

  这是昌吉国家高新区“服务前置”的缩影。“服务要像春雨般精准滴灌,园区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政企互动模式,针对不同企业的行业属性和发展需求,通过精准对接、高效服务、创新机制,实时跟进企业需求、‘一对一’精准服务,简单问题当场办、复杂问题统筹办、重大问题提级办,持续打造为企服务新生态。”昌吉国家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招商服务中心)主任谢磊说。

  在这里,企业的需求和诉求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反馈、分解、解决。在解决企业困难诉求方面,昌吉国家高新区持续打造“园区说事”品牌,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机关各部门定期举办“园区说事”活动,面对面解决问题。小到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大到市场客户开拓、政策支持,昌吉国家高新区优化管理运行机制,畅通诉求传递通道,全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目前,已举办“园区说事”活动30场,参加企业千余家次,解决共性问题50多个。

  同时,创新“帮办专家+审批管家”等服务模式,为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帮办服务。

  “从政策解读到手续办理,从难题协调到资源对接,帮办成员冲锋在前。这种‘全程帮办+靠前辅导’的工作模式,不仅让企业办事少跑路,更有效疏通了企业发展的难点与堵点,让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形成‘企业需求,快速响应,专业帮办,高效服务’的新格局。”谢磊表示。

  打造立体化护航矩阵

  在新疆天山面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山面粉)南侧的创业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这条道路之前是宽8米的两车道,天山面粉每年货物吞吐量达60多万吨,高峰期每天约有100多辆运输车进出。由于原来路窄,大型车辆转弯不便,影响了周边企业物流运转效能。“为解决企业集中反映的物流瓶颈,园区投入2300万元实施创新大道改造工程,将4公里关键路段拓宽至13米四车道。”天山面粉项目安全部工程师吕金龙指着车流说,道路升级惠及沿线9家企业。

  在天山面粉智能化车间里,小麦的醇香与数字化管控系统的嗡鸣交织。吕金龙轻点鼠标,指着天山面粉智能生产管控平台说:“这几天,车间日加工面粉1000吨左右,有19%的面粉销往疆外。2024年天山面粉实现产值16亿元,今年我们计划产销面粉74万吨,产值突破17亿元。”

  在拓展国际市场过程中,新疆天山面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遭遇出口认证和物流成本难题。昌吉国家高新区协调海关、物流公司提供“一对一”指导,帮助企业快速通过国际质量认证,并联合中欧班列运营方设计专属运输方案,助力“新疆面粉”品牌走向中亚市场。

  这样的协同创新,在昌吉国家高新区已成常态。园区打造的“产业服务矩阵”颇具匠心:搭建“高新区企业服务云平台”,集成政策推送、融资对接、技术咨询等功能,企业通过手机端即可实时获取服务。

  蓝山屯河通过平台匹配到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产品,成功获得低息贷款用于环保技术改造。针对特变电工、新铝铝业等企业的共性需求,昌吉国家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招商服务中心)牵头成立“先进制造产业联盟”,促进本地企业间技术共享、订单协同,仅2023年就促成区内合作项目12个,节省成本超千万元。

  服务能级再跃升

  夜幕下的昌吉市江北再生纸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灯火通明,蒸汽管道蜿蜒如龙。公司总经理黄玉华带着工人挑灯夜战调试设备。“在昌吉国家高新区的协调下,新建了长9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及40吨燃气锅炉,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江北纸业生产所需的蒸汽问题,因蒸汽供应中断‘沉睡’多年的企业重获新生。”黄玉华说。

  这种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服务精神,来自理念创新。昌吉国家高新区以心换心,持续擦亮“昌吉服务”金名片,用更好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

  昌吉国家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殷俊杰介绍:“我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走访企业当中,了解他们的情况,增加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各种举措加强服务企业的能力。同时,我们将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困难,梳理成台账,便于快速逐一解决,及时做好回访,确保问题不再反复。”

  这几天,昌吉州高新区企业联合会会长、徐工海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文彬忙得脚不沾地,由企业联合会组织的昌吉高新区企业赴中亚国家考察交流团即将启程。郭文彬介绍:“源于新疆的区位优势,我们积极谋划走出去,针对高新区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建材产业,通过开拓海外市场,为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从去年开始,已成功组织3批企业中亚之行,先后有十几家企业共斩获订单超千万元。”

  昌吉州高新区企业联合会成立于2020年11月,现有会员企业160余家,涵盖金融服务、生物科技、新型建材、装备制造、装配建筑企业等。“这批考察交流团共25家企业,考察期间,考察团将与当地企业面对面洽谈,参观知名企业,参加各类商务活动,零距离了解中亚国家的市场动态、产业优势及投资环境,与各国企业家携手共同发展。”昌吉州高新区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闫建峰介绍。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昌吉国家高新区外贸进出口额完成4772万美元,同比增长47.6%。

  当营商环境优化从政策承诺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发展动能,昌吉国家高新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赋能,从单一服务到生态构建,昌吉国家高新区通过全力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正在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责任编辑:田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