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
夕阳下的木垒县照壁山乡平顶山村。 记者 常谊谊摄
万亩旱田与远处雪山共同构成美丽奇景。记者 常谊谊摄
无人机镜头下的木垒县照壁山乡云端观景台。记者 常谊谊摄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常谊谊报道)“太美了,空中的景色简直绝了!”近日,在木垒县照壁山乡平顶山村,当无人机掠过苍穹,苍翠山脉与阡陌梯田撞入镜头,“新疆农信·农商银行”航拍新疆大型全媒体采风团的飞手们连番发出赞叹,这里的1.2万亩旱作农田正以大地为画布,用四季更迭的色彩诠释着乡村振兴的诗意表达。
木垒县南部丘陵区的旱作农业历史悠久,以种植鹰嘴豆、豌豆、小麦等作物为主,并且逐渐孕育出独特的山旱田农耕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这里春吐新绿、夏涌花海、秋染麦浪、冬披雪氅的周期性色彩变幻的山旱田生态画卷,让农旅融合发展找到了正确打开方式——走绿色发展之路,发展“美丽经济”。
2017年,木垒县筹建伴山公路,引珠成串,将境内南部山区4个乡镇13个村落编织成旅游网络。这条全长百公里的生态廊道,不仅布局建设了34个智慧停靠站和8个观景平台,更以平顶山万亩山旱田为核心构建三级旅游环线。“万亩山旱田串联起全县12个景区景点,沿线配套建设的325个旅游导示牌,让游客在旅途中处处都能感受到贴心服务,增添了许多旅游乐趣。”木垒金蒲全域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童说。
路修好了,乡村旅游也随之发展起来。木垒县积极鼓励农民将自家民居改成民宿、度假村,当地农民从之前的靠天吃饭,到如今吃起“旅游饭”,日子过得更红火。
在平顶山村云端观景台旁,家家户户民宿的落地窗将旱田全景尽收眼底;院落的烤肉架飘出烤肉香气,往来游客循着香气驻足探看——农家院落也成为别致的风景。“目前,光平顶山村就有9家民宿和9家农家乐,他们户均年收入超过20万元。”木垒县照壁山乡副乡长玛柯芭莉·夏里甫汗介绍,万亩山旱田火爆“出圈”,带动全乡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双湾村为例,该村围绕山旱田主景区连续几年打造了200亩彩色田园综合体、百合花海和黑加仑果园,形成景观互补,实现“淡季不淡”的生态旅游格局,去年吸引自驾游客超过1万人次,带动周边12户农家乐户均月增收3000元。
“我们将做大做强万亩山旱田旅游名片,继续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更优质和周到的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玛柯芭莉·夏里甫汗说,去年全乡接待过境游客15万人次,今年有望突破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