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庭州e评
谢江辉/文
春暖花开,清明已至,作为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清明节寄予了许多美好的情感和期许。当天山南北的柳色染青新疆的千城万巷之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便在慎终追远与踏青向新的交织中,精彩演绎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时代密码。
历史中的红色图谱,在铭记中感悟浩然之气。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选派100多名干部来到新疆工作,开展抗日救国,在新疆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更有一批以陈谭秋、毛泽民、林基路、阿合买提江·卡斯木、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等为代表的革命先烈和爱国志士壮烈牺牲在了天山脚下,英名与天山共存。从革命战争年代到今天的和平盛世,新疆大地前行的每一步都是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苦苦求索的结果。这是一份长长的名单,名单里有为保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不幸牺牲的九师一六一团职工孙龙珍;有为国家积累水文资料,在抢测塔里木河洪峰的工作中献出年轻生命的戴根发;有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急流救出落水学生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拉齐尼·巴依卡……英烈的壮举,定格在了历史高处;英烈的精神,长留于天地之间。
天山下的文明对话,在传承中激活红色基因。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启动了“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在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东山生态园、燕儿窝殡仪馆、卡子湾殡仪馆、北郊公墓都迎来了祭扫高峰。截至3月31日14时,全市祭扫人数已达216378人次。在军垦名城石河子,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也开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师生走进石河子烈士陵园、周恩来总理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共祭英烈。新疆各地充分利用与抗战有关的烈士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群众性纪念缅怀活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文化基因。
沃土上的铸牢教育,在交往中读懂团结真谛。近年来,新疆将清明节纳入“我们的节日”当中,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新疆各地都会精心组织,创新策划一批主题鲜明的清明祭活动。从伊吾县的以“传承红色基因,致敬英雄先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清明节祭英烈活动,到皮山县开展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清明思政一体化实践教学活动,再到新疆天能化工集团开展的铸牢“云”上祭祀活动,亦或者是昌吉州开展的“主题党日+铸牢教育+缅怀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新疆通过清明开展的祭祀英烈活动,将铸牢教育贯穿于各类活动始终,将其打造成为一堂鲜活生动的“铸牢大课堂”。
在新疆这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热土上,用天山长脉的脊梁撑起了文明传承的使命,用塔里木河的柔波滋养着向新而生的力量。让慎终追远成为前行的力量,让踏青思齐化作创新的勇气,这正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密码,更是新疆写给春天的最美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