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庭州e评
李明/文
近日,多名群众在“玛上办”问政平台上反映学生公交出行难问题后,交管部门联动公交公司迅速优化运营方案,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匹配全县中小学学生作息,以此调整发车时刻、加密高峰班次、升级车型配置,有效缓解学生候车时长与车厢拥挤等问题,护航学子通勤安全高效。
玛纳斯县通过“玛上办”平台快速响应群众的诉求,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完善了“突出问题到流转、解决,实现整合政务热线、网格管理”等功能,建立了“收集—交办—督办—反馈—媒体监督”,从问题上报到完美解决实现全程闭环,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看似都是普通的小事,却折射出昌吉州基层治理的快捷化、精准化、智能化、便民化,体现了昌吉州自上而下各级政府“民生无小事”的服务理念。
此次玛纳斯县的“公交故事”,就是昌吉州基层治理的巨大变化,基层治理打破以往“理论文字”的束缚,以小见大高效地解决群众身边“民生小事”的生动实践。又如,针对全州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玛上办”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车位配置,并联动交警、城管等多部门实施动态管理。这种办事效率,本质上是数字技术让政府服务跑出“加速度”。通过“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用数字化暖人心,增强百姓的获得感、认同感,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从缩短通勤时间的“公交故事”,到解决社区噪音、管道老化等“琐碎难题”,基层政府以数字化工具为抓手,将治理重心下沉至群众“家门口”,让全州各族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让党员干部提振了信心,坚定了决心。目前,昌吉州各县市陆续推出如“玛上办”“吉事通”等平台,这是昌吉州党委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当前市民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优势,实现短时间内见到明显成效。
昌吉州的实践表明,基层治理现代化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通过数字化工具重构治理生态,在效率与温度之间找到平衡点。当“数治”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治理便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服务”,方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持久动能。这种“技术赋能+人文关怀”的双轮驱动,正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最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