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申报”暖民心:数字赋能筑牢防返贫堤坝
字体:
A+ A. A-
李明/文
现如今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社会治理随着数字化推进便捷高效。近期昌吉州推出防止返贫“一键申报”通道,这种“简约按钮”与“精准帮扶”相融合的特色创新,为昌吉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新的动能。这种“指尖上的”绿色通道,覆盖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一高效运转的机制,如同为防返贫底线织密了一张“安全网”,筑起了一道“防火墙”,将规模性返贫风险牢牢阻隔。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帮扶机制的深刻变革。长期以来,困难群众的申报帮扶需要多次往返、层层递交材料耗时较长。此次建立了农户“一键申报”监测户的线上便捷通道。农牧民扫码后,只需填写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困难原因这5项信息,就能完成申报,真正实现“防贫关口前移”,让监测帮扶更精准、更高效,稳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彻底解决了以往存在的难题和困境,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幅降低了求助门槛。
从“被动发现”到“主动申报”:监测体系的创新突破。众所周知,传统的防返贫监测多依靠干部实地走访和入户排查,虽然效果较为明显,但存在排查盲区和结果汇总滞后的现实情况。现如今“一键申报”通道的建立,构建起“自上而下认真排查”与“自下而上自主申报”相结合的双向监测体系。当农牧民因疾病、教育、灾害等原因导致支出骤增、生活陷入困境时,可以第一时间自主申报风险,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村级管理员受理后立即入户核查,15天内即可完成研判纳入帮扶,整个过程透明可查。这种创新机制将帮扶时机从“事后救济”前移至“风险预警”,显著提升了帮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帮扶策略的优化升级。 在精准帮扶环节,昌吉州不搞“一刀切”,坚持“一户一策、分类施策”。针对监测农户“缺什么补什么”,帮助不少监测农户走出困境,让“指尖求助”真正变成“暖心帮扶”。就如同报道中唐桂军医疗费用得到大额减免,每月自付费用降至百余元,切实减轻了整个家庭负担。这种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的模式,让有限的帮扶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帮助众多监测户稳步走出困境。
从“政策红利”到“治理效能”: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为了让更多农牧民知晓并受益于这项政策,昌吉州通过发放20余万份“明白纸”、入户演示等方式广泛宣传,确保“一键申报”通道惠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这种主动作为、深入基层的工作方法,体现了昌吉州党委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责任担当。“一键申报”不仅是一项技术应用,更是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它让防返贫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治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民生基础。
“一键申报”这座连心桥,畅通的是求助渠道,温暖的是百姓民心,彰显的是治理智慧。这项创新实践不仅为昌吉州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征程上书写着“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温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