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群众“家门口”享受中医诊疗服务

发布时间:2024-03-31 18:48:36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字体:

A+ A. A-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盖有军 通讯员张圆圆报道)几天前,昌吉市六工镇下六工村52岁的村民叶宏,因搬运重物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病复发,她就近来到六工镇卫生院接受中医诊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

  “过去治疗这个老病,我得到市里的医院住院治疗。现在镇卫生院开设了中医馆,我可以就近看病,方便多了。”叶宏说。

  昌吉市六工镇卫生院院长杨亮介绍,六工镇不光是镇卫生院建有中医馆,还在辖区8个行政村均设置了中医阁,所有乡村医生均具备中医全科医师资质。目前中医馆和中医阁已应用25种以上的中医药治疗技术,为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同时,以中医馆和中医阁中医医师为主导的家庭医师服务团队,还常年进村入户、进厂入企、进学校开展诊疗服务。

3月5日,昌吉市人民医院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白贺霞在绿洲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名医工作室开展“传帮带”及中医诊疗服务。张圆圆 摄

  据昌吉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昌吉市持续推进“健康昌吉”建设,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为核心,以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为支撑,不断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各族群众对中医药诊疗多样化需求,打通中医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3年,昌吉市构建“区域+专科”点面结合、专科带动的医共体模式,打通中医药服务基层“神经末梢”,在全疆率先完成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中医馆建设。依托医共体建设,建成了以10个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62个村卫生室为基础,社会力量开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涵盖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养生和健康教育六位一体功能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可开展针灸、推拿、艾灸、拔罐等多项特色中医药诊疗项目,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

  昌吉市人民医院作为昌吉市医共体单位的总院,在各乡镇(村)、街道(社区)医共体单位建立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室,通过传帮带等方式,给基层中医药工作人员传授中医药诊疗技术,帮助基层中医药诊疗技术不断“提质增效”。

3月5日,在昌吉市六工镇卫生院,中医医师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张圆圆 摄

  “我们医院在市人民医院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白贺霞团队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医名医工作室和浮针治疗示范基地,切实提高了我们医院医生的中医治疗技术水平。”杨亮说。

  “我们给基层中医医生传授了浮针、针刀、针灸和埋线等中医针灸技法,使优秀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这也有助于更广泛地为老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昌吉市人民医院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白贺霞说,

  据了解,今年,自治区全面执行国家新版药品目录。为此,昌吉市将3家中医医院、26家中医诊所优先纳入医保定点服务机构,群众在定点服务机构看病均可享受医保报销。此外,昌吉市立足“中医得发展、群众减负担、基金少支出”原则,通过推行集中带量采购、以量换价等方式,大幅降低了中医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目前,全市19家公立医疗机构均参加了集中带量采购。

  昌吉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医保经办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小燕介绍,今年,昌吉市将持续深入推进保障中医基层医疗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医保基金支付改革向中医药诊疗倾斜等各项政策措施,提升中医治疗医保结算的便捷度,进一步降低中医药治疗个人负担,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让各族群众更好地享受中医药中医诊疗服务。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