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聚焦
昌吉州市场监管局精准发力构建良好食品安全环境
中国昌吉网(实习生 马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衡量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昌吉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州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持续向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如今,在昌吉,无论是买菜做饭还是出门聚餐,都能发现喜人的变化。以往脏乱差的农贸市场,已经焕然一新,干净卫生;越来越多的餐厅采用开放式厨房或者用透明玻璃展示厨房;大街小巷,食品安全宣传标语和知识展板随处可见……
2024年,全州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共检查食品生产单位1002家次,经营单位16441家(次),整治问题2075个,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生产)292个,立案479件,全力打造食品安全监管新局面,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聚焦生产销售端口
食用农产品市场更加规范
走进位于昌吉市的岐峰农贸市场,商户们运送着新鲜水果、蔬菜进进出出,前来采购农产品的市民络绎不绝,各大经营区摊位前人头攒动,热闹红火的氛围弥漫在市场各个角落。
岐峰农贸市场是全州重要的农产品采购基地。昌吉州市场监管局从食用农产品质量溯源管理、农产品食用安全、信息化监管三个方面,抓好该农贸市场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工作,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确保广大群众餐桌上的安全。
在亚中园丰农贸市场,各档口经营规范有序、分类科学,市场内环境整洁,市场硬件设施齐全。“我们注重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完善商户食品安全管理档案,严格遵守食品准入制度,优化产销对接,规范现场制售门店经营行为,防止问题食品流入市场。”昌吉州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科科长曹晓冬说。
近年来,昌吉州市场监管局将食品安全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监管、防风险、谋共治、保安全,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建立实施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对采购、销售食用农产品的商户进行可溯源凭证和产品质量合格凭证查验。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全力保障市场公平交易。
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对昌吉州8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监督抽检37批次乳制品,加强企业生产全过程控制,确保原料奶入厂管理及生产信息记录可追溯。联合公安、农业农村部门开展肉制品专项整治,全州市场监管系统共检查肉制品生产经营及餐饮主体10512家次,抽检肉类产品638批次,发现问题隐患231处,责令改正23家,立案查处42起,罚没款12.63万元。聚焦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和药品行为、标签标识虚假宣传等重点整治内容,立案查处非法添加、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11起,罚没款43.7万元;立案查处虚假标注标签标识的违法行为10起,罚没款2.4万元。
2024年,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2647人次,检查市场内食用农产品销售者2127家次,责令整改13家次,查处违法案件74起,全力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努力让舌尖消费更放心。
聚焦校园食品安全
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2024年11月11日,昌吉州市场监管局联合昌吉市教育局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检查组一行先后来到昌吉市二六工镇中心学校、昌吉市第七中学等单位,对食品原料采购、贮存、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原料采购等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各单位食品安全负责人落实主体责任,加强食堂管理,确保食品安全,让学校师生能够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为了让学生吃到营养健康的“营养餐”,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昌吉州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保证校园食品安全,防范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持续全面推行“明厨亮灶”,扩大“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面;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广泛普及食品安全和健康知识,倡导合理膳食。
2024年,昌吉市第九中学投入资金15万元,对食堂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打造“阳光食品”平台,该平台涵盖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供货商管理、从业人员健康证、基础信息以及食品安全体系等内容。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可登录阳光食品手机客户端,实时查看食堂工作影像。
据悉,昌吉州食安办、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联合成立昌吉州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2024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233人次,监督检查学校食堂1471家次,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214家次,下发当场处罚决定书及责令整改通知书93份,立案查处一般程序违法案件30件;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1439个,均已完成整改。
聚焦大众餐饮一线
确保餐饮质量安全
“市场监管部门如何监管餐饮食堂食品安全?”“学校门口两百米范围内禁止食品摊贩经营,怎么监督落实,有哪些具体措施?”
2024年11月13日,昌吉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人大代表电视网络问政活动,围绕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对昌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局进行问政监督,推动群众关注度高、监管难度大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解决。
活动中,18名人大代表就餐饮店、农畜产品、夜市、流动摊贩涉及的相关问题现场提问,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时答复。
什么是“你点我检”?就是让消费者把关心的食品“点出来”,市场监管部门做到“抽群众之所想、检群众之所盼”。
近年来,昌吉州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昌吉州融媒体中心持续推动“你点我检”活动,发挥群众舆论监督作用,鼓励公众一起参与到维护食品安全的行动中来。公众就自己认为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品种、检验项目、场所向监管部门“点单”,全州各级监管部门针对反映集中的问题,组织开展监督抽检并公布抽检结果,依法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查处,促进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增强了消费信心。
过去,餐饮后厨是消费者不得涉足的“禁区”。但在昌吉州,越来越多的餐厅采用开放式厨房或者用透明玻璃展示厨房,洗碗、洗菜、配料、烹饪,厨房的所有操作都一一置于消费者的眼前。不仅如此,曾经“厨房重地 闲人免进”的提示语,一些餐厅已经将其换成了“敬请参观”的牌子,自觉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夜晚来临,昌吉市海棠天街吆喝声此起彼伏、各种美食香味扑鼻。正在就餐的市民杨芬告诉记者,“明厨亮灶”是她和家人外出就餐的指向标,透过开放式透明玻璃厨房,可以看到每道菜品的制作全过程,卫生看得见,吃着自然放心。
诚然,这一主动接受消费者监督的做法,也倒逼企业主动提升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自律意识,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到了实处。
2024年以来,昌吉州市场监管局深入落实“包保责任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着力压实各级部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坚持全程治理,严防源头、严管过程、严控风险、严惩违法,进一步健全从生产到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制度,全面提升监管效能,深入实施自治州食品安全质量提升行动,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申请“新疆品质”认证,让更多“名优特新”产品走出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