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立并举聚合力 量质齐升铸同心——昌吉州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5-07-21 19:58:56
来源:昌吉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体:

A+ A. A-

昌吉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近年来,昌吉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将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线,以“各族群众共享健康”为目标,通过破立并举的系统谋划、量质齐升的实践探索,推动中医药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文化认同的“连心桥”,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破壁垒强网络,织就各民族共享的健康“幸福网”

  昌吉州坚持把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作为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基础工程,着力破解资源分布不均、服务覆盖不广的“堵点”。一方面,构建“州—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县域中医医院全覆盖、9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及妇保院中医科室全覆盖、7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100%基层医疗机构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家门口看中医”成为各族群众的“日常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总医院打造“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推动中西医协同诊疗,让各民族患者在同一家医院享受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开展“西学中”培训,覆盖全州各级医疗机构,促进中西医技术融合、服务融合、文化融合。另一方面,聚焦“最后一公里”,建成21.7%的村卫生室(站)中医阁,在100%基层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服务角,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针灸、推拿、艾灸等传统疗法,切实将中医药服务打造成各民族共享的“健康红利”,用“小中医馆”托起“大民生”,用“简捷效”架起“连心桥”。

  二、强根基育人才,厚植各民族共有的文化“根与魂”

  针对中医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痛点,昌吉州创新实施“中医药百千万培训帮带计划”,既破解人才短缺瓶颈,更注重培育各民族共同参与的中医药人才梯队。分层分类开展中级及以上骨干、乡村两级中医医师培训,年内举办24场次培训1100余人次,其中少数民族学员占比超40%,推动各民族中医药工作者同学习、共成长。建立“州带县、县带乡村、名老中医带徒”的传帮带机制,签订帮带协议52份,在基层设立名医工作室12个,吸纳各民族青年医师参与跟师学习。同时,聚焦研用结合”,引进火龙罐、水针刀等32项中医新技术,试点推广南京新中医诊疗模式,建立“新中医慢病诊疗中心”,培养骨干50余名,惠及患者2000余人次,其中少数民族患者占比达65%。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更让各民族群众在共享优质医疗服务中,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三、传薪火润人心,培育各民族共融的文化“共同体”

  昌吉州将中医药文化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着力破除认知壁垒、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品牌影响。一方面,打造“中医药+文化”宣教矩阵,建设集中药种植、保健养生于一体的中草药园,在“一园、一院、一中心、一村、一站”阵地上融入各民族文化元素,通过图文展陈、体验互动等形式,让各民族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医药“治未病”的智慧、“天人合一”的理念,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传承者。另一方面,结合“三下乡”、巡诊义诊等活动,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进万家”科普行动,年内举办50余场次活动,发放资料1.2万份,惠及群众超1.5万人次,其中90%以上活动覆盖多民族聚居区,让“看中医、信中医、用中医”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选择。在全州组建由100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中医药医师构成的“百名中医药医师”专家库,在州、县市融媒体开设“丝路庭州·国医讲堂”专栏,宣讲中医药知识,年内推出16期节目,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名片”。

   四、聚合力优保障,夯实各民族共兴的发展“硬支撑”

  为推动中医药事业行稳致远,昌吉州坚持“破立”结合,从制度、激励、数字三方面强化保障,让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在制度层面,扩大中医药医保支付范围(含诊疗项目、饮片、成药、院内制剂),将中成药增至1315种,试点中医适宜技术门诊统筹报销和“中医日间病房”,让各民族患者“看得起中医、方便看中医”。在激励层面,出台《基层医疗机构“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改革实施意见》,允许基层机构在收支结余中发放奖励性绩效,激发基层中医药服务活力,让乡村医生“愿干事、干成事”,目前全州80%的乡村医生能独立开展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在数字层面,依托“昌吉健康云”平台强化中医医疗机构监管,6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院升级信息系统实现全域互联互通;推广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购置设备180余台(套),布局智慧共享中药房,让各民族群众享受“在线问诊、智能配药、送药到家”的便捷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从“家门口看中医”到“文化认同共筑梦”,从“人才共育”到“资源共享”,昌吉州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笔,绘就了一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画卷。下一步,昌吉州将持续深化中医药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互促,让中医药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载体”“金钥匙”,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昌吉力量。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