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戈壁滩上崛起“风光”产业新高地
字体:
A+ A. A-盛夏的奇台县北部戈壁,新能源项目建设者正抢抓工期,张满弓、拉满弦,奋力跑出建设“加速度”。
7月19日,记者在昌吉国投奇台县180万千瓦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现场看到,风机组装作业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巨大的机舱在吊车的精准操控下被吊起并固定,现场工作人员进入机舱熟练地进行安装;光伏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安装光伏板、连接线路,有条不紊施工。
6月18日,新疆奇能盛达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容,工人正在运输试生产的干混砂浆产品。刘辉摄
作为昌吉州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昌吉国投奇台县180万千瓦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60亿元,总装机规模180万千瓦,其中:风电工程160万千瓦,光伏工程2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输出绿电40.03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34.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57.2万吨,计划与将军庙750千伏变电站同步建成实现并网发电。
“面对夏季高温、大风等复杂天气挑战,我们通过强化施工调度管理,实施错峰施工机制,合理调节夏季施工作业与休息时间,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也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昌吉国投奇台县180万千瓦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负责人李佳佳说,“我们合理统筹人员、设备、材料等,通过精细化、数字化管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目前,风电工程已经完成125台风机的吊装工作,光伏组件安装已完成68%。”
沙漠、戈壁、荒漠曾被视为奇台县自然禀赋的劣势,但通过现代科技赋能,奇台县北部的“沙戈荒”区域正成为风光电项目建设的主战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奇台县新能源规划装机容量达2342.3万千瓦。
6月18日,新疆骏晟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风机塔筒。 刘辉 摄
今年,奇台县委确定了新能源项目建设并网700万千瓦目标任务,并通过成立新能源工作专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一对一”包联,开展常态化驻企服务等措施,“清单化”推进、“节点化”攻坚,政企同频、同向发力,全力推动昌吉国投奇台县180万千瓦风光氢储一体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新能源基地(奇台片区290万千瓦)等5个新能源重点项目早建成、早投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7月19日,记者在立新能源奇台县12.5万千瓦储能+50万千瓦风光同场项目现场看到,一排排光伏板整齐铺设在山坡下的戈壁上,犹如蓝色“光伏海”,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一座座风机静静矗立在连绵起伏的山坡上,施工人员正忙着架设线缆,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项目距离奇台县约105公里,总投资约20亿元,目前已经安装了64台风机和3680组单晶硅组件。”该项目负责人李永强介绍,目前风电、光伏工程均已完成建设,正在进行设备消缺、外送线路铺设等工作,年内实现并网发电目标。项目建成后,通过储能和光伏、风电的联合运行,预计每年可新增绿色电力10.58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32.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2.43万吨。
新能源生产端建设如火如荼,投产后如何将其顺利送出,转化为更多的经济效益,新能源送出通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积极推动将军庙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能源基地配套扩建潞安电厂750千伏升压站工程建设,确保各新能源项目同步接入送出。”奇台县发展和改革委委员会党组书记李辉介绍,目前将军庙750千伏变电站土建施工已完成约50%,设备基础完成90%,综合楼主体施工已完成,线路工程基础浇筑已完成,铁塔组立完成40%;潞安电厂750千伏升压站目前各项设备基础已完成,6台主变设备已到场1台,其他辅控设备已到场,正在进行安装。
聚焦新能源项目建设,奇台县今年全力打好工业突破战,积极探索新能源上下游配套产业协调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助推奇台县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按照‘延链补链’发展思路,我们先后引进了新疆骏晟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新疆东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车山东风电有限公司、新疆奇能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风电光伏关联制造业企业落户奇台产业园区,目前可生产风机整机、塔筒、箱式变压器、新能源项目专用灌浆料等设备(材料),为新能源建设企业提供上游配套服务。”李辉说,下一步,奇台县将利用县域新能源资源禀赋优势,推动新能源下游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绿电消纳的奇台路径,引进储能电池正负极材料、化成箔、蓝宝石、金刚石等新材料产业及新型储能项目落地,着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产业协同发展、集群化发展。
奋楫笃行开新局,点亮绿色发展新引擎。奇台县正以坚定的步伐,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