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会上,番茄“尖子生”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字体:
A+ A. A-“这白千禧番茄咬一口,甜得能把心化咯!”8月8日下午,阳光倾洒在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蔬菜展示基地。第23届中国新疆国际农业博览会暨新疆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观摩研讨会的番茄展区内,一名参观者举着刚品尝的番茄,发出由衷赞叹。
展区里,番茄植株长势旺盛,藤蔓顺着支架奋力攀爬,饱满果实沉甸甸坠于枝蔓,似为其挂上五彩灯笼。
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特色园艺引育及栽培团队首席、研究员蔺国仓穿梭其间,向参观者介绍:“今年我们依托自治区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安宁渠综合试验站项目、自治区三农骨干项目和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稳定支持专项,一口气引进98个番茄品种:其中樱桃番茄30个。经植株长势、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综合评价,筛选出白千禧、樱桃小丸子等十多个优质‘尖子生’。”
事实上,这些品种的引进和筛选,正是为了落实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推进“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顺着蔺国仓的指引望去,展区内,白千禧果形椭圆,雪白果肉在日光下泛着透亮光泽。参观者轻咬一口,薄皮近乎 “隐身”,清甜汁水瞬间在口腔爆开,纷纷点头:“这口感,绝啦。”
当天,除了乌鲁木齐本地的种植大户,还有来自呼图壁县、昌吉市、玛纳斯县、阿克苏阿瓦提县及千亩种植大户等共计940人次。
再仔细观看,樱桃小丸子如“迷你红宝石”,小巧果实光泽耀眼,形状与滋味皆神似樱桃,参观者边尝边笑言:“堪称番茄界‘樱桃替身’,越吃越上瘾。”
一旁的冰橙番茄也不逊色,圆滚橙黄果子透着沙质感,掰开品尝后,沙甜在舌尖铺展,有人感慨:“这味儿,推广开准受农户欢迎。”
在展示基地一角,两位种植大户正围着樱桃小丸子植株仔细打量。来自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滨湖镇永红村种植大户张永庆拿着备忘录,一边记录果实的大小和挂果密度,一边说道:“这樱桃小丸子,个头小颜值高,刚才尝着口感也不错,现在城里年轻人就喜欢这种新奇的品种,要是种上几棚,肯定好卖。”
昌吉市二六工镇村民陈军接过话茬:“我更看好那个冰橙,咱们北疆也适合它生长,而且沙甜的口感符合人们的口味,我打算先试种一亩地,要是产量和抗病性都靠谱,明年就扩大种植面积。”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还特意找到正在田间忙碌的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高级园艺师杨净,详细询问种植技术要点和市场前景,临走时都在登记册上留下联系方式,盼着能尽快拿到优质种苗。
此次博览会(即新疆农业博览会)由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自治区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安宁渠综合试验站组织,新疆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协办,旨在为新疆露地蔬菜丰富品种、给广大农户搭建优质蔬菜展示平台,促进国内种业优质品种推广应用。
该科研团队长期承担新疆农业博览会田间展示工作,累计引进展示品种资源4000余份,筛选出性状突出的优质品种200多个,与全国蔬菜种业公司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这些经科研团队筛选的“尖子生”番茄,借展会舞台,让农户直观了解优质品种模样与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种子引擎”。
小番茄里藏着乡村振兴的“甜动力”
一颗番茄的旅程,从科研人员的实验室延伸至试验站的展示田,再走进种植户的大棚,背后是科技赋能农业的清晰路径。
此次农博会上的番茄“尖子生”,不仅是品种的革新,更是乡村振兴中“科技+产业”模式的生动实践。
活动现场,农户们围着番茄热烈交流种植要点与收益测算,眼中满是期待。从育种大棚到田间地头,小番茄正凭借科技力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甜动力”。从品种改良到产业升级,每一步探索都在为乡村繁荣积蓄力量。
随着这些番茄新品种的推广,更多农户将尝到科技育种的甜头,新疆露地蔬菜产业也会因这些优质品种在田间落地生根而焕发出更强劲的活力,结出更多丰收果实,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让乡村的日子像番茄一样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