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烽烟走向时代新程——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走访北京抗战纪念地见闻
字体:
A+ A. A-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翔
岁月长河中,北京留存着诸多见证抗战历史的地标,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在九三阅兵来临之际,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来到北京,走访抗战纪念地,回望烽火岁月,汲取前行力量。
卢沟桥下,永定河水静静流淌,桥东,宛平城矗立,巍峨的南城墙上,大大小小的弹痕依旧清晰可见,诉说着1937年发生在这里的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宛平城墙上的弹坑。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翔摄
“爸爸,墙上的坑都是怎么来的?”8月31日,记者在宛平城下碰见了新疆游客祁嘉太一家,他的孩子瞪大眼睛好奇地问。“这是80多年前,侵略者的炮弹留下的痕迹,也是咱们中国人拼命守护家园的证明。”祁嘉太回答。
毛泽民故居纪念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宛平城……从新疆到陕西,再到山西、北京,一路走来,祁嘉太一家已打卡多个红色纪念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想带家人追寻这段历史。”他说,虽然孩子们还无法深刻领会爱国主义,但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引导他们去感知、去体验这份深厚的情感。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1.22万平方米的展厅内,《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通过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景式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海内外中华儿女空前团结起来,谱写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雄壮史诗。
在展览的第三单元“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中,一张黑白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画面中,两架战斗机并排停放,机头前方站满了人。下方文字注释:新疆各族同胞为支援抗战集资购买新式战斗机10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的新疆各族同胞为支援抗战集资购买新式战斗机10架照片。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翔摄
“这张照片背后,是新疆各族同胞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见证。”纪念馆讲解员指着照片向参观者讲述:“当时新疆虽然远离正面战场,但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方式支援抗战。1938年8月24日,10架‘新疆号’飞机飞往抗日前线,参加了武汉保卫战。”
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的献机运动像一场跨越戈壁草原的接力。1943年,新疆掀起声势浩大的“一县一机”运动,各族民众争相捐献财物购机,热潮席卷天山南北。在抗日战争期间,新疆共捐献了154架飞机,用以支援抗日前线。
“我曾多次探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历史困境中的互助故事,这张照片让我动容。”巴基斯坦记者伊尔凡·阿什拉夫边拍照边说,中国新疆是巴基斯坦的邻居,新疆各族人民在抗战中所展现的家国情怀令人敬佩。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白洋淀。抗日战争期间,这里的渔民组成“雁翎队”,凭借土枪木船,在北国水乡浴血抗敌。80余载时光流转,雁翎队的传奇已经融入这片英雄的土地,红色基因在此赓续传承。
眼下的白洋淀畔,一段新的传奇正在书写——雄安,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轮廓渐明。
记者登上雄安东西轴线调度指挥中心观景平台,塔吊林立的施工景象尽收眼底。雄安城际站枢纽、京雄快线航站楼站、雄安国贸中心等重点项目正加速建设。
雄安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翔摄
“该片区的地下空间包含城市慢行层、交通换乘层和高铁站台层。雄忻高铁、京雄快线与规划建设的雄安地铁M1、M2线将在此实现同层换乘。公交车、出租车和网约车也将驶入地下空间换乘。”雄安集团雄商置业公司董事长付星介绍,目前已建成的中化大厦、中国华能总部大楼等也与地下空间实现了互联互通。
如今,雄安新区已构建起绿色空间的主框架,展现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特色风貌。启动区内,一条名为“雁翎大街”的城市主干道横跨东西,大街两侧重点项目紧锣密鼓建设。这条街不仅承载着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更是人们认识和理解“未来之城”的重要通道。
“白洋淀的生态资源和红色资源得天独厚,一代代人接续奋斗,成就了革命老区的新面貌。”付星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唯有以实干续写传奇,用奋斗告慰先烈,方能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让民族复兴的征途洒满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