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三管齐下 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字体:
A+ A. A-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盖有军报道)9月10日,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8场上,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郑敏介绍,昌吉州坚持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加快健康昌吉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致力于让群众“看得上病”,昌吉州着力丰富医疗资源供给。近3年,昌吉州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102个,实现79个乡镇卫生院、367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着力打造“城市15分钟、乡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有效改善了医疗卫生“硬环境”。在全疆率先建设县级“一院多区”的总医院,在每个县域总医院都建成影像、心电、医学检验、病例诊断及消毒供应“五大共享中心”和中心药房,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诊疗同质”。建成投运昌吉健康云平台,15家互联网医院开通了“手机问诊、送药到家”服务。此外,“床旁结算”“医保刷脸支付”等一批“小而美”医疗惠民措施的实施,让群众就医耗时缩短60%。
1月9日,吉木萨尔县老台乡“行走的医院”医务人员为老年人体检。何龙摄
致力于让群众“看得起病”,昌吉州着力降低医疗费用。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在全疆率先推行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付费”支付方式,率先试点薪酬总额动态管理和工分制分配制度,破除“以药养医”,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实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零差率”,集中带量采购的药品耗材已覆盖1600余种,价格平均降低一半以上,3年来节省群众医药费用支出约8.8亿元;率先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疆内互认,为老百姓更多地节省诊疗费用。昌吉州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由“治病”向“健康”转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提升到了96%以上,参保人员平均住院率下降3.6个百分点,次均住院总费用下降11.3%,努力让老百姓“少生病、不生病”,力求从根本上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致力于让群众“看得好病”,昌吉州着力提升诊疗水平。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抓手,建成针灸、康复等5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和骨伤、呼吸与危重症等2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中医药“百千万”培训工程,建成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8个,引进中医类新技术、新项目18项。加强与福建、山西援疆省份知名医院合作,搭建人才引进、人员培训、远程诊疗等协作平台,让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