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每年文体活动达8200余场
字体:
A+ A. A-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盖有军报道)9月10日,在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8场上,昌吉州党委常委、常务副州长陆晶说,近年来,昌吉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文化润疆,持续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多地向基层提供听得懂、能接受、有共鸣的文化产品,在各族群众心中绘就“同心圆”。
8月29日,新疆大剧院广场,市民在观看皮影戏演出。何龙摄
近几年,昌吉州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不断完善。建成了州美术馆、非遗展厅、百姓大舞台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了27个非遗集市(工坊),166个文化大院,13个城市书屋,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读好书、学才艺、看展览、能创收。全州687个群众公共文化场所常年免费开放,走进文化场馆休闲娱乐的群众越来越多。持续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建成体育场馆、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82个、“三大球”场地1312块,群众走出家门就能健身锻炼。
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断丰富。昌吉州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累计扶持文艺创作项目200余个,《千回西域》自去年“五一”复演以来接待群众超24万人次。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晚”戏曲进乡村,“村超”“村BA”等全民文化体育赛事,每年活动场次达到8200余场,惠及群众164万人次。美食文化旅游节、元宵社火展演、端午龙舟赛等品牌活动精彩纷呈,促进了各族群众玩在一起、乐在一起、融在一起。
6月15日,2025年“石榴籽杯”新疆群众“三大球”联赛昌吉赛区足球决赛在昌吉体育场开赛。何龙摄
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不断创新。为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今年昌吉州发放500万元“文惠卡”,16个文旅融合场景享受专属优惠。公共文化场馆延时、错时开放,推出“你选书我买单”活动。“文化夜校”满足了上班族在业余时间参与文化艺术培训需求,选派的“文化管家”让乡村、社区的基层文艺队伍活力满满,也让各族群众在文化浸润中收获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