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头牛只出2块的“黄金部位”!呼图壁这家店靠限量红烧味征服全国胃
字体:
A+ A. A-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杨鹤
“不好意思,刚刚有客人把最后一份点走啦!”8月5日,位于呼图壁县锦华牛街的金氏古榆家常菜馆宾客盈门,菜馆负责人张秀梅脸上既带着歉意又难掩自豪,该店每天限量销售的招牌红烧牛窝骨又早早售罄了。
这道让食客追着点的红烧牛窝骨,蕴藏着张秀梅和丈夫20多年来对美食的执着与热爱。1999年,张秀梅与金德生结为连理,两人学习研究起父母传下来的新疆特色菜手艺,扎进了烟火缭绕的厨房。

红烧牛窝骨。通讯员张秀梅提供
2002年,张秀梅和丈夫在昌吉市乌伊路旁开起小馆子,那时店里主打拌面和牛骨头。2014年,两人返乡创业,在呼图壁县园户村镇三工湖村开始经营金氏古榆农家院。2023年,夫妻二人又在呼图壁县锦华牛街开了一家金氏古榆家常菜馆。虽然店面越开越大,但不变的是食客熟悉的老味道,以及夫妻俩从未停下的创新脚步。
“说起来,真是一副牛骨架撑起了我们的小生意。”张秀梅打趣道。创业路上,牛骨头始终是“主角”。点一盘酱牛骨,再配一碗醇厚的牛骨高汤,是刻在老顾客记忆里的标配。而这两年火起来的牛窝骨,曾是藏在牛身上的“宝藏”。
“这道菜每次摆上菜单不出半日就卖光了。”张秀梅笑着擦了擦手,向记者讲起红烧牛窝骨的来头,“这道菜是我爱人金德生琢磨出来的,是菜单里的‘隐藏款’,每天就卖四五份。”
牛窝骨藏在牛的后腿膝盖处,是个“稀罕物”。“每头土牛只能出两块牛窝骨,得攒上两三天,才能凑够一盘的量。”张秀梅告诉记者,“而且,这个部位的软筋格外丰富,筋里裹着肉、肉里嵌着筋,咬下去软脆弹牙。”
要做出一锅好味道,功夫全在“细熬慢炖”里。每天天还没亮,金德生就忙着处理牛骨。牛棒骨、牛排骨被垫在锅底,用清水慢炖,烧开后仔细撇去浮沫,熬出鲜香的牛骨高汤;然后,将新鲜的牛窝骨焯水去腥,等着下锅红烧。
最关键的是“炒糖色”环节。油烧至中温,下花椒、八角、香叶等香料炸出香味,迅速捞出料渣;舀一勺冰糖炒至熔化冒泡,暗红色的糖浆裹住牛窝骨,瞬间激起香味;再倒入熬好的牛骨高汤,加入一小碗新鲜牛奶,这是让汤汁醇厚的秘诀;用小火慢炖两三个小时,直到牛窝骨炖得软糯脱骨,咬开时带着淡淡的奶香,筋肉在唇齿间缠绵。
2023年,这道藏着匠心的红烧牛窝骨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味道》栏目,金德生在镜头前演示了炒糖色、炖高汤的手艺,把这道昌吉特色美食介绍给了全国的美食爱好者。
从路边平平无奇的小馆子到火上央视的家常菜馆,20多年来,锅里熬着的,不仅是牛骨的鲜香,更是夫妻俩对老手艺的坚守,对好味道的执着。
昌吉美食共享
店名:金氏古榆家常菜、金氏古榆农家院(分店)
地址: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园户村镇东风大街锦华牛街2-1-4号;新疆昌吉呼图壁县园户村镇三工湖村89号
招牌推荐:红烧牛窝骨、榆钱、九碗三行子、特色牛骨头、马肠子纳仁
电话:张秀梅 18196147997